什么行為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
我國刑法對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列舉了五項具體犯罪情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這是指虛構合同主體,即采用根本不存在的單位或者未經他人允許或委托而采用他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的行為。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即虛構擔保。在簽訂合同時,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對方當事人的要求,出具合同擔保,這是減少合同風險和保障合同履行的常規做法。這里所說的“票據”主要指的是匯票、本票、支票等金融票據。“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權屬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采用虛構的擔保文件的方式欺騙對方當事人而與其簽訂履行合同,是合同詐騙中一種常見的方式。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與其簽訂合同的。這是通常講的“放長線釣大魚”。即行為人先以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后,繼續與其簽訂合同,以騙取更多的財物的情況。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這是指行為人一旦收受了對方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給付的上述財產后,一逃了之的行為。“逃匿”是指行為人采取使對方當事人無法尋找到的任何逃跑、隱藏、躲避的方式。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是指除了上述規定的四項情形之外的其他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情形。
刑法對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他人財物的犯罪的處刑規定為三檔。第一檔刑為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第二檔刑為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三檔刑為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什么行為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問題進行的解答,您如果需要更多的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辯護詞
2020-12-14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