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對間接損失有什么規定
我國合同法對違約損失范圍的限定就是“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一規定仍然是很抽象的,需要進一步界定。在審判實踐中,人們總結了這樣一些原則來進一步界定違約損失的范圍:
(一)確定賠償的目的是在金錢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使受害人置于合同正常履行所能達到的同樣狀態;
(二)損失是在正常和自然情形下發生的損害;
(三)違約時侯害人有權取得的實際損失是訂約時可以合理預見的違約可能產生的結果;
(四)如何確定當時是否可以合理預見,要根據當事人的知識來認定。認定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推定,另一種是根據實際具有某種知識確定。
相關知識: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財物損害的間接損失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所有的財物,致使受害人在一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這種間接損失有3個特征:一是,損失的是一種未來的可得利益,在侵害行為實施時,它只具有一種財產取得的可能性,還不是一種現實的利益;二是,這種喪失的未來利益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而不是抽象的或者假設的;三是,這種可得利益必須是一定范圍的,即損害該財物的直接影響所及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不能認為是間接損失。
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權利,致使受害人在一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它同樣具備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的三個特征,所不同的是,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由于侵權行為侵害財產權利而造成的間接損失,而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由于侵權行為侵犯了人身權利,諸如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等等而造成的間接損失。這種間接損失與人身損害造成的直接損失的區別是,前者是未來的可得利益的減少。例如因健康權受損害不能參加勞動而少收入的工資等。后者則是現有財產的減少,如因人身損害支出的醫藥費等。
看完本文的內容介紹之后,大家需要有相關的了解,才能在出現這種情況下我們知道法律上的規定。這對于在合同履行中受損失的一方可以依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減少一定的損失。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1-03-17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