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用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就同一事實,證明責任只能由一方承擔,否則在該事實處于真偽不明時,法院就無法根據證明責任作出裁判。舉證責任包括行為責任和結果責任兩個方面,行為責任指誰主張就應由誰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結果責任是指不盡舉證義務者應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舉證責任與舉證責任分配規則密切相關,決定舉證責任由誰承擔,必然以舉證責任的分配為前提,如何分配舉證責任主要取決于分配規則。舉證責任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不同法律要件的舉證責任,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預先進行分配,使原告對其中一部分事實負舉證責任,被告對另一部分事實負舉證責任[1]。其核心是按照什么標準來進行分配,才既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又使訴訟較為迅速地完成。在我國,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只有少數幾類案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舉證責任倒置,是在特殊類型的民事訴訟中,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不負舉證責任,而由反對的一方就某種事實的存在或不存在負舉證責任,如果其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要承擔敗訴的后果。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事故、公害急劇發生,新型危險事項日益增多,有的事故原因復雜、技術性強,行為人常處于持有或壟斷案件主要證據的地位。如果按照傳統的過錯責任和“誰主張,誰舉證”規則,難以為受害人提供有效的救濟和全面保護,為解決這一問題,產生了舉證責任倒置這一特殊分配規則。另一方面,舉證責任倒置,也為法官查明案件事實、公正裁判提供了制度保障。舉證責任倒置的特點在于:
第一,提出主張的一方,就主張的過錯、因果關系的存在或不存在,不負擔舉證責任,而由反對一方負擔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是法定證明責任分配的例外情形,不同于“誰主張,誰舉證”中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它突破了“誰主張,誰舉證”規則,將此種義務置于反對一方。
第二,反對一方應當就法定某種事由的存在或不存在負擔舉證責任。民事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一般包括行為人的行為要有違法性、行為人要有主觀過錯、有損害事實和結果、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下,原告無須這些因素的存在與否承擔舉證責任,而應當由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與否承擔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證明責任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特定分配,反對一方究竟應該證明什么,須由法律規定。
第三,被告如果不能證明某種事實的存在或不存在,應當承擔敗訴的后果。舉證責任與裁判結果密切相關,在案件事實無法查明時,舉證責任就成為裁決的前提和關鍵。舉證責任倒置不僅是對事實證明責任的分配,而且關系到訴訟的結果,一旦舉證責任倒置一方不能夠就法定事由進行充分舉證,便推定主張一方就該事實的主張成立。
第四,發動訴訟的一方,應當就部分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從實體法的角度,任何人主張權利,都應當提出證據證明其權利的存在。從證據法的角度,主張的一方也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即使法律從特定的目的出發,對一些特定當事人的保護而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也只是將特定的證明事項倒置給被告一方承擔。因此,除了法律特別規定的要件事實外,仍應當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規則分配舉證責任。
侵權行為法的功能主要在于填補受害人的損失,抑制侵權行為,要實現實體法這一宗旨,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程序法,否則,實體法的宗旨就會落空[2]。醫療侵權訴訟,如果繼續按照“誰主張,誰舉證”方式分配舉證責任,由受害人對損害賠償請求權成立的四個要件負舉證責任,基于受害人往往只能證明自己受到了損害及醫方實施了違法行為,而無法證明醫方的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訴訟結果必然是受害人的損害無法獲得賠償,嚴重影響侵權行為法功能的實現,造成公平與正義的失落。為此,倒置“過失”與“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不失為有效的對策之一。醫療侵權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體現了醫療侵權訴訟的特殊性,補強了患者處于絕對弱勢的訴訟地位,有利于受害人權利的救濟,有利于醫療事業的進步和醫療科學的發展。醫療侵權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至少有以下方面的理由:
第一,平衡舉證能力,實現訴訟公正。醫患糾紛涉及極強的專業性、技術性,患方僅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難以證明醫方的過錯。醫方占有大量的醫學理論、技術手段、病案資料,控制著診療中獲得的病情、患者的反映及治療措施等信息資源。患方要從醫方獲取這些證據,難度太大、成本較高,咨詢醫學專家、聘請醫學專家獲取醫方存在過錯、醫方的行為與損害后果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證據,一般患方經濟能力和舉證能力往往難以承受。雙方地位處于實際的不平等,訴訟公正難以實現。而舉證責任倒置則平衡了雙方的舉證能力,有利于實現訴訟公正。
第二,降低醫療風險,抑制醫療侵權。醫療行為的特殊性,決定了醫療行為不可免除醫療損害的風險,但仍可能通過努力來防止和減少其發生。“風險應當確定給能夠以最低成本避免其發生的一方承擔”[3]。醫患之間,顯然醫方更有能力減少和降低風險。同時,醫療損害在一定程度上,與醫療機構管理的規范化程度、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強弱、醫護水平的高低、醫護行為的規范程度等有關,實施舉證責任倒置,有利于提高醫療機構管理水平,增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提高醫護水平,規范醫護行為,從而抑制醫療侵權。
第三,降低訴訟成本,提高司法效益。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舉證責任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法院在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收集證據等情況下,應當主動收集證據。醫療侵權案件,由于其特殊性,當雙方舉證不充分,法院難以裁判時,法院不得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集材料、鑒定、勘驗。既有失法院的客觀中立地位,又拖延訴訟,增大司法成本,且裁判結果也很難令人信服。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被人故意咬傷怎么賠償
2021-02-07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