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雙方違約應注意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111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不適當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拒絕受領,并要求對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合同法》第69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預期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采取中止履行措施。
1、一方或雙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有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依據的,不能以違約論處,更談不上雙方違約。這種情況主要包括:
一是依法行使履行抗辯權的行為?!逗贤ā窞榱吮Wo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合同履行中的不同情況,分別賦予了當事人享有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履行抗辯權。履行抗辯權的設置,正是為了規范合同的履行程序,保證合同的履行安全,是合同履行規則的基本體現。當事人依法行使這種權利屬合法行為,不能認定為違約行為。
二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權或依法采取自救措施的行為。如依《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當事人依法可解除權;又如依《合同法》第69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預期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采取中止履行措施;再如依《合同法》第111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不適當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拒絕受領,并要求對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此時受領方不構成受領遲延,不能按違約處理。三是具有法定或約定免責事由的行為。如依《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的,依法應免除責任。又如一方履行符合雙約定的免責事由,依法不承擔違約責任,不能按違約處理。但約定的免責事由不能違反《合同法》第54條規定,否則,將構成違約。
2、雙方當事人的實際履行均違反了合同規定,但彼此相互接受;或一方的實行履行違反了合同規定,對方表示接受,嗣后均不能按違約處理,應視為雙方當事人對原合同約定的變更。
3、一方或雙方違反了法律規定的附隨義務或一方雖違反了合同義務但不影響合同履行利益的,不能按雙方違約處理。如依《合同法》第60條第2款、第119?條的規定,一方或雙方當事人違反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的,依法應承擔約過失責任、賠償責任等。這些責任屬於合同責任,不是違約責任,不能按違約處理。又如依《合同法》第71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前履行,雖違反了合同規定,但沒有給對方造成損失的,不能按約處理;盡管債務人提前履行給債權人增加費用應由債務人承擔,但這是合同責任而不是違約責任,不能按違約論處。
二、怎么處理雙方違約
依《合同法》第120條的規定,違約各方分別按各自具體違約形態的法律后果分別向對方承擔相應責任,亦即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所謂過失相抵,是指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權利人亦有過失時,法官可按過失比例將損害在權利與義務人之間進行分攤,以減輕或免除義務人賠償責任的一種制度,過失相抵最先適用于侵權法領域,而近現代大陸法系及美英法系國家的民法大都將該制度擴展到合同法領域?!逗贤ā分晕匆幎p方違約實行過失相抵原則,主要考慮到雙方違約情況的復雜性,加之過失相抵與雙方違約在適用方面存在三大區別:
第一、過失相抵適用于法律規定所發生的損害賠償領域,而雙方違約適用于債務不履行領域;
第二、過失相抵是互負損害賠償責任時的責任抵銷,而雙方違約的責任承擔并不限于賠償損失,還包括實際履行、強行補正及支付違約金等其他責任方式,不同責任方式之間有時并不能抵銷;
第三、在過失相抵場合,雙方過錯是導致受害一方損害的共同原因,而在雙方違約場合,雙方各自違約通常是致對方損害的單獨原因。因此,對於雙方違約的處理,應首先分清雙方各自違約的具體形態,然后據以確定各方所應負的責任,并分別由各自向對方承擔。但參照《合同法》第99條、第100條的規定,若雙方所負責任為同種責任,依其性質可抵銷的,雙方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將各自承提的責任抵銷;若雙方所負責任為不同責任,但經雙方協商一致,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并可抵觸。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雙方違約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個以上的多數,在雙方違約情形下,會發生更為復雜的連帶責任或按份責任,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處理。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