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可能會到照相館里去拍一些藝術照片。這些藝術照片必須是在自己同意之下,展覽館,才能夠向外展覽的。否則的話,是不能夠對外展示的,因為有可能會構成肖像權的侵犯,那么很多人想了解一下。侵占犯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侵占犯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什么是肖像權
肖像權,是指自然人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肖像權的內容為:
(1)肖像制作權。是否將形象轉化為肖像,決定在肖像權人,沒有征得同意或經默認,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同時,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
(2)肖像使用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將肖像有償或無償轉讓與其他人根據約定的用途使用。
(3)肖像擁有權。公民可以擁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收藏自己的肖像。
(4)肖像維護權。公民在其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對其肖像進行毀損、玷污、丑化時,有權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如何界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1、未經本人同意;
2、以營利為目的。
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都會構成侵權。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首先,小編在這里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侵犯他人肖像權,到底指的是什么。其次就是侵犯他人肖像權,肯定會進行民事方面的賠償,在這里也給大家介紹了賠償的具體范圍。也可咨詢律師。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如何認定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侵犯肖像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主與第二買受人簽訂合同是無權處分嗎
2020-11-11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