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受托人資格的規定有哪些
受托人是委托人設立信托的相對人,從委托人那里接受財產權的委托,負有按照信托目的管理、處分信托財產的義務。因此,受托人應當具有成為財產權主體的一般資格,即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第二十四條受托人應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
法律、行政法規對受托人的條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受托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受托人為自然人的,受托人為履行職責,應當有管理、處分信托財產的能力,即受托能力;同時,信托關系是以當事人之間的信賴關系為基礎建立的,受托人既基于委托人的信任管理信托財產,并且以盡誠信、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和為受益人最大利益親自處理信托事務為原則,對其資格要求應當從嚴。因此,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才能為受托人。受托人為法人時,該法人應當是依法設立并取得法人資格,可以在核準登記的范圍內從事民事活動的民事主體。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應受法人設立的目的、任務和業務范圍等條件的限制,應當以在登記范圍內從事業務活動為原則。因此,法人為受托人的,受托人應當具備依法設立并且可以在核準登記的范圍內從事管理、處分信托財產活動的資格。
受托人的主要義務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受托人的主要義務有以下幾項:
1、遵守委托人指示的義務
受托人處理受托事務,應當依委托人的指示。委托人的指示依性質可分為三種:其一為命令性的。即受托人絕對不能擅自變更委托人的指示。其二是指導性的。在此情形下,受托人以堅持委托人的指示為前提享有部分酌情裁量權。其三是任意性的。
2、辦理受托事務的義務
這是受托人的主要義務。由于委托合同的當事人之間有相互信賴關系,所以在當事人間如無特別約定和習慣,且也無不得已的原因時,原則上受托人應親自處理受托的事務,而不得由第三人代為處理。法律上之所以不允許受托人任意地為轉委托,是為了防止出現受托人有負委托人的信任而損害其利益的情形。
3、報告義務
受托人應依委托人的請求,隨時或者定期向委托人報告受托事務的處理情況;委托關系終止或委托事務已經完成時,受托人應該將處理受托事務的經過及處理受托事務的結果報告給委托人,并且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如清單、發票等。受托人履行報告義務的具體內容由當事人根據需要約定。受托人履行報告義務,尤其是委托事務終止時的報告,不以委托人的請求為前提,雖委托人未請求其為報告,而受托人不及時報告的,也是違反委托合同的行為。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欠多少物業費可以起訴
2021-01-24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