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對房屋進行拆遷時,計算房屋拆遷面積時一般是包括公攤面積的,需要我國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不得降低被拆遷人的居住條件。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四十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二、房屋拆遷補償分類
(一)按土地性質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分別是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2011年新頒布的《征收條例》適用于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對于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征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正在修改之中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征收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二)按使用用途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住宅”是專供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筑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對房屋進行拆遷時,計算房屋拆遷面積時一般是包括公攤面積的,需要我國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不得降低被拆遷人的居住條件。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行政賠償數目不服要怎么做
2021-03-07職工工傷申請流程
2020-12-21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想了解棚戶區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房屋拆遷法律常識,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
2020-12-03簽訂征地拆遷補償協議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0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機構選定方式
2020-11-15正確的房屋拆遷評估是怎樣的
2021-02-21征地社保補償金是什么
2020-12-24如何與拆遷方談拆遷補償
2020-12-09被拆遷人選擇拆遷補償方式制度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