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罵一句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
名譽侵權的最基本要素是看受害人的社會評價是否降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1款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也就是說,如果涉及隱私,或者對方所言非實、侮辱誹謗。且實際造成了名譽損失,就算侵犯名譽權。
這種辱罵如果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沒有造成社會評價降低,就不算。
二、名譽權的懲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所謂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
因此,除了我國憲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規很重視這項權利的保護之外,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在確認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的同時,又以禁止性法律規范規定了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綜合上面所說的,罵人就是屬于在侵犯名譽權的范圍之內,但對于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就一定要有合法的理由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只要得到法律的認可,作為受害的一方完全是有理由要求對方給予相應的賠償,并且恢復自己的名譽,這樣才能算是合理、合法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2021-01-10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