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遭遇偷拆強拆,雙方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實踐中有兩種觀點:一是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二是認為應當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法律對此沒有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一、《行政訴訟法》以及相關法律關于舉證責任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第四十九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第四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二、被偷拆強拆企業面臨的困難
房屋被偷拆與強拆還不同,強拆是在被拆遷人不同意的情況下強制拆遷,而偷拆是指在被拆齊納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暗自拆遷。企業一旦被偷拆,企業將會面臨如下難題:
(1)根據上述規定,企業作為原告,在起訴時應當有明確的被告,由于是偷拆,當事人沒有法律文書,所以很難確定被告,進而就很難立案;
(2)在偷拆、強拆的場合,被征收人很難搜集到證據。由此可見,被拆遷人的取證難度較大,那么是否拆遷房就不用承擔責任了呢?
三、被拆遷人的舉證責任有哪些
根據上述規定,作為原告的當事人應當對如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
(1)自身與被拆房屋具有利害關系;
(2)強拆行為客觀上存在。
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強拆機關應當對如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
(1)強拆行為符合法律規定;
(2)程序也合法。
在現有法律規定不能確定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拆遷補償安置怎樣擇優選擇
2021-01-05安置補償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