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有實際用工行為的,此時需要同時按照我國法律中的規定,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才行,否則的話單位就要承擔不利的法律責任,這對單位的利益是有所損害。那一般單位用工沒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是什么?關于這個問題,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中為你解答。
一、用工沒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是什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同時,該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二、未簽勞動合同發生爭議怎么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明確要求“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但在實踐中,仍有不少企業與其職工建立勞動關系時,沒有簽訂書面合同,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事實勞動關系”。
從勞動法原理上分析,勞 動爭議應否受理,是以爭議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其爭議是否屬于勞動爭議范圍來確定,而不是以這種關系是否合乎法定形式來確定的。事實勞動關系盡管存在建立形式上的缺陷,但仍然是勞動關系,屬于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因此,事實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發生勞動爭議,可以向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申訴,有關機構應予受理。
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不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并符合《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17號)的受案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均應受理。
但此時并不一定就是用人單位不愿意簽,也有可能是勞動者自己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但單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需要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否則必然會損害到自身利益,反而得不償失了。
沒簽勞動合同不發工資怎么辦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