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勞動關系合同,合同已經簽訂就具有法律效應。但是,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因為許多不可控的因素,雙方也會出現中斷勞動合同的行為,那么做為勞動者的我強行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給公司賠償嗎?小編就相關法律法規為大家進行整理解答:
如果勞動者因為一下愿意你強行解除勞動合同,是不需要給工作做出賠償的。
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適用條件是只有用人單位出現上述情形時,勞動者通知用人單位即可解除勞動合同,對于第二款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
總之,勞動者單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只要具備法律規定形式、條件,無須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也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勞動者一旦作出便產生解除的勞動關系的法律效果。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規定明確了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和方式,在適用時需滿足二個條件:第一,符合預告期限的規定。勞動者要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三十天、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第二,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以上就是“我強行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給公司賠償嗎?”的回答,但是每個人遇到的具體情況都有所不同,希望大家在遇到問題時候本著“和平解決、和諧處理”的原則,先和用人單位進行溝通和協調,如果用人單位確實出現侵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或者是對此中斷不認可的話,雙方可以通過正規的法律渠道進行解決。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最新勞動法全文
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