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明確規定了同工同酬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適用。
首先,同工同酬應當是勞動分配上的原則。根據《勞動法》第46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這是法律從原則上對同工同酬的規定,即用人單位在總體上應當按照同工同酬的要求實行勞動報酬的分配。但是正如上文所述,法律并未要求必然存在同工必須同樣報酬的情況,存在合理的分配差距并不違反這一原則。
其次,在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又沒有集合合同的情況下,適用同工同酬。這是《勞動合同法》對于勞動報酬約定不明的補救措施。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在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對于勞動報酬的約定必然不明確,即使是口頭約定了勞動報酬,也會因為舉證困難而被認定為沒有約定。因此,《勞動合同法》首先規定,在這種情況下,要看有沒有集體合同對此進行了規定。如果集體合同有明確的標準,則適用集體合同的規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用人單位都會存在集體合同,而即使存在集體合同,也可能沒有勞動報酬的約定,這時,就要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確定勞動報酬。而這一勞動報酬的確定,同時會導致用人單位雙倍工資的支付,這應當是用人單位極力避免的情況。
第三,有書面勞動合同,但勞動報酬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在通過協商無法確定,又沒有集體合同標準的情況下,應當適用同工同酬。在很多情況下,雖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但是有關條款約定不明確的情況比較普遍。《勞動合同法》本著意思自治的原則,規定雙方先行協商解決爭議,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則適用集體合同的規定。在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才適用同工同酬。
第四,被派遣勞動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勞動合同法》對于被派遣勞動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的規定,實際上是要求用人單位一視同仁的對待被派遣勞動者和正式員工。現實中,用人單位為了降低勞動用工成本,通過勞動派遣招用勞動者,被派遣勞動者實際上從事的工作與正式員工無異,但在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福利待遇方面卻存在很大差異。為此,《勞動合同法》明確被派遣勞動者應當享有同等待遇。當然,這里的同工同酬依然不是完全相同的意思,存在合理的差距是法律所允許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