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刑事罪名規定是什么?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指違反國家專利法規,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權、專有出版權的文字作品、音樂、電視、電視、錄像、計算機軟件、圖書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
二、侵犯知識產權罪特征表現有哪些?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觀要件表現為未經權利人同意,侵犯他人專有權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其特征表現為:
1、無權源
首先,行為人之行為無權源,即其行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授權。根據我國專利法、商標法的有關規定,專利和注冊商標可以通過合法的行使轉讓,權利人還可以同意第三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因此,專利權人和注冊商標權人同意他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時,即使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規定,也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不成立犯罪。只有未經權利人同意,違背了權利人意愿的行為,才可能是犯罪。當然上述行為往往有例外限制,如存在著作權的限制或強制授權等,即使行為人之行為未獲得權利人的同意也應視為有正當權源。
2、專有權利
其次,行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專有權利,在某些場合下則可能表現為對行政法規范的侵犯和違反。犯罪行為基本表現形式上,只能是作為,即行為人采取了積極的動作而違反刑法的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罪只能由作為構成,不作為不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最后,侵犯知識產權罪不屬于行為犯,而是結果犯。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從其危害結果和犯罪情節中表現出來。所以行為必須是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特別嚴重情節。侵權行為未造成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就不構成犯罪。如“個人侵犯著作權犯罪違法所得2萬元以上的屬于違法所得數額較大, 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屬于違法所得數額巨大”。
3、主觀過失
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犯知識產權罪的行為表現方式因權利客體以及具體專門法律的規定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從宏觀分析,其仍具有共性
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家對于刑事犯罪的劇體證明并不是特別了解,比如說知識產權一般是侵權行為屬于民事范圍,但是也是有一些刑事犯罪的。比如說侵犯他人的專利權會構成犯罪,還有就是侵犯商業秘密。
知識產權包括哪幾項權利?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不容忽視
知識產權在海關備案申請保護有哪些步驟?有什么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500有案底嗎
2021-02-11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