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只有宅基地使用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是當地區縣一級人民政府頒發給某村村民的對該村集體土地上有權該房和使用的一種行政確權證書。該證書的持證人一般是一個人,但不他是只有其一人才有該宅基地的使用權,她(他)只是家庭的代表而已,也不能說明誰是宅基地的持正人該宅基地上的房產就是其一人的,如家庭成員中有人單獨合法建設房屋的,持證人也可能不是該房屋的產權人。房產證是房子寫的誰的名,房子就是誰的,但因有婚姻法中的特殊規定,夫妻間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購得的房產雖只登記一個人名字的,也是夫妻共同財產。
1、我國在農村合作化后,農村村民在集體土地上因建房需要,向集體組織申請建房用地,經集體報送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并由縣(市)人民政府頒發《集體土地使用證》。宅基地證是當前農村村民合法擁有房屋和用地的權利憑證,可以在集體內部成員之間轉讓,但不得向非集體組織成員轉讓。宅基地證,通稱宅基證。
2、房產證是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在通常意義上,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的簡稱,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
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的區別:
土地證是證明你擁有該塊土地使用權的證明文書;房產證是證明你擁有該房屋所有權的證明文書。有部分城市實施房地合一發證,即房產證與土地證合并頒發一張證。房屋所有權證(即房產證)是你擁有房屋所有權的證明,憑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可以對房屋行使買賣、贈與、出租、抵押等權利。土地證只是證明你的房屋擁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如果是國有土地使用證,那么其上的房屋可以進行買賣、贈與、抵押、出租等;如果是集體土地(或宅基地),那么其上的房屋就不能抵押,買賣、贈與也需要得到村鎮相關部門的同意方可辦理。我國的土地所有權只有兩個:一是城鎮土地國家所有,二是鄉鎮土地村民集體所有。因此,任何單位不能單獨買賣土地所有權,可以通過出讓、劃撥、租賃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也不能單獨轉讓,當土地上的房屋轉移、抵押時,其附屬的土地使用權也隨之轉移、抵押。
土地使用證
土地使用證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可見,土地使用證在中國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中國的土地分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和國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證也包括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土地登記內容和土地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證內各項數據和編號,如單位名稱、四至、土地數量、位置、土地變更等,必須與土地登記表相一致。土地使用證附圖可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底圖或地籍圖透繪獲得。隨著面積和界線的變更,附圖也應作相應改動。
國有土地使用證由國家土地管理局統一監制,市、縣人民政府頒發,土地管理機關填寫,發給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并由其保存。其主要內容包括:
①土地使用者名稱、地址、圖號、地號、用途、批準使用期限、四至、填發機關簽章、年、月、日。
②城鎮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積,其中建筑占地,共有使用權面積,其中分攤面積,土地等級;農村土地中土地總面積,其中地類面積。
③備注。
④變更記事。
⑤附圖以及證書的編號等。
在農村人們很關心土地的相關政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對于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生活的重要支柱,當然了,農村土地除了宅基地有土地使用證,其他的都沒有土地使用證。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