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的規定犯罪中止構成犯罪嗎?
根據法律的規定犯罪中止構成犯罪,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這是一條精練概括性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態有復合之處,單根據法條的規定是難以準確認定的,需要對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有一個清楚的把握。檢察機關在提起公訴時對這一個犯罪情節也應該有清楚的認識。隨著世界范圍內刑法理論的客觀主義向主觀主義的演變,刑法學家們的視角從以犯罪行為為中心向以犯罪行為人為中心轉變,因此,犯罪中止成為順應這一潮流而在刑事立法中普遍設立的一項制度。我國刑法將故意犯罪停止形態分為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四種具體形態,各種形態之間界限分明。
二、犯罪既遂可犯罪中止嗎
關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說基本認為在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但依照《刑法》第24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條中并未規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構成犯罪中止,而且,從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中任意一項,即可構成犯罪中止,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和既遂與否并不必然相關。縱使從犯罪形態來說已構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依法就應認定為中止,認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說法并無法定依據。而且從打擊犯罪來說,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無疑將阻止犯罪人員在構成既遂狀態后主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對保障社會利益、制止犯罪不利,與立法初衷相違。
既遂后還未出現犯罪結果的,通常會發生在危險犯中,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已使侵犯的客體處于危險中,即構成既遂,但這時客體并未受到現實的傷害,如果此時行為人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筆者認為,還是應認定為犯罪中止。至于《刑法》第24條規定的這種情況下應免除處罰,對于重大的危險犯,究竟是免除處罰合適還是減輕處罰合適,或許值得探討,但這已是另一個問題了。
部分實施犯罪行為主體,在犯罪的過程之中,有可能會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侵害行為發生,此時有可能會構成犯罪中止。雖然犯罪中止可能并沒有給他人造成確切的傷害,但是卻依舊對社會存在威脅,但是依舊會受到刑事處罰,此時的處罰可以適用減刑的相關規定。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