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外在工地上死亡如何處理
隨著我國各項建設的開展,建筑公司等施工企業目前雇傭著大量人員,包括但不限于大量的農民工。發生傷亡事故后,受害方(包括傷者、死亡者的近親屬等人員)可以選擇侵權途徑和工傷途徑來要求賠償。
(一)侵權途徑
首先就需要按照我國《侵權責任法》、《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來確定具體賠付項目及數額;其次是需要明確的是要明確事故責任分擔問題,盡管實踐中受害方責任較小,但是也要負擔相應的事故責任;最后就是結合上面兩點來確定最終賠付數額并簽訂協議。
(二)工傷途徑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工傷,目前基本認為只要是構成工傷的,受害方無事故責任。
采取以上兩種途徑來處理傷亡事故,在實踐中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途徑選擇:賠付方及受害方要各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途徑,因為兩種途徑有不同賠付項目、賠付標準、處理程序,工傷途徑需要先認定工傷,工傷認定完畢后再處理賠付問題,而侵權可以直接訴訟。
2、簽訂協議后的處理:實踐中有很多簽訂完協議后反悔又訴訟至法院的爭議,簽訂完協議后最好到法院走調解程序或司法確認程序,這樣也防止當事人的反悔來撤銷協議等。
二、工地意外死亡該怎么賠償
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在工地上干活的時候發生意外情況導致死亡的,那么就一定屬于工傷死亡。但其實,這樣說也太絕對了一些。因為是否屬于工傷死亡,還需要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認定,才能做出結論,不能輕易的認為只要發生在工地上,就一定屬于工亡或者工傷。
現在工地死亡事故賠償多少?
工地工人意外死亡賠償的規定怎么樣的?
工地工人死亡責任劃分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1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宅基地沒有手續拆遷怎么辦
2021-02-14什么算是拆遷范圍
2020-12-12房屋拆遷補償費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1-01-04不請律師,被拆遷人該如何進行有效維權
2021-03-20在征地拆遷中,如何進行拆遷談判
2020-12-11拆遷估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2021-02-03房屋拆遷的三種補償形式
2020-12-09拆遷安置房合同是怎樣訂立的
2021-01-16企業拆遷資產補償費用都有哪幾部分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