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羈押期限滿改監視居住可以撤銷嗎
羈押期限滿監視居住的決定不是會被撤銷,通常情形下公民不會被同時被判處羈押和監視居住,若是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導致的社會危害不是十分的大是不會被羈押的。監視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防止其逃跑,或者是在案件審理期間再次犯罪。
羈押期限滿監視居住的決定不是會被撤銷。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都是可以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一)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二)在監視居住期間,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三)在監視居住期間,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二、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一)監視居住作為取保候審的補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能繳納保證金,從而在客觀上不能適用取保候審措施,可以采取監視居住。
(二)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監視居住的當事人員應積極的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辦理,相關的當事人員應該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才能夠進行辦理。辦理時如這類犯罪人員患有疾病、懷孕、母乳、唯一撫養人的,才可以辦理這類監視居住,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辦理。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