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找經營者協商之前,應咨詢或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新“三包”規定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弄清經營者在哪些方面損害了自己的權益;是退貨、換物還是修理,能得到多少賠償等。然后帶著法規和實物、發票去找商場負責人,陳述自己購物及發現質量問題經過,并依法提出自己的賠償要求。經過協商能得到滿意解決最好。如協商不成,可尋求其他解決途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