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案件的特征有哪些?
(一)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必須是單位。
根據《刑法》第30條的規定,應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在單位行賄罪中,還存在單位內部機構行賄犯罪的可能性。所謂單位內部機構是相對于單位整體而言的,是指法人的分支機構,單位內設的科、室、部等下屬小單位。單位內部機構可以成為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其犯罪行為應按單位犯罪懲處,主要理由是:
(二)單位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本單位的意志以單位名義實施的行賄行為。
具體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一是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二是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
(三)單位行賄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為本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
《刑法》第393條將單位行賄罪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的;另一種是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即準行賄行為。對于前一種情形,已明確規定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這一要件。而對后一種情形,則不需要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這一要件。他們認為,如果對第二種情形也必須具備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這一要件,勢必放縱單位行賄犯罪的發生,甚至有人認為,這勢必形成為謀取正當利益而行賄應受法律保護的推斷。因而建議,無論謀取什么樣的利益,只要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所取得或可能取得的利益是通過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所完成的,即構成行賄犯罪。
(四)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
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能否包括國有單位,對此問題,一些教科書認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既包括國家工作人員,也包括國有單位,其理由是定義單位行賄罪的《刑法》第393條將此罪規定為兩種情形,其前一種情形“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中的行賄對象未指明是國有單位或國家工作人員,故將二者全部包括進去。
(五)構成單位行賄罪必須具備“情節嚴重”。
“情節嚴重”是構成單位行賄罪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與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相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至于如何認定該罪的“情節嚴重”,則應從主、客觀兩方面,即主觀上的罪過程度與客觀上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來確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視為“情節嚴重”:
1.行賄數額大。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中的有關規定,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
2.具有其他嚴重情節。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在上述司法解釋中所作的解釋,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同樣予以立案: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單位行賄就是單位的工作人員而利用不合法的手段為公司帶來合法的效益,從而造成了此罪名,但對于單位行賄我國也是給出了相關的特征,就是為了讓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會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從而讓違法者得到相應的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