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境內企業借用境內借款,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可以接受境外機構或個人提供的擔保(以下簡稱“外保內貸”):
(1)債務人為外商投資企業,或獲得分局外保內貸額度的中資企業;
(2)債權人為境內注冊的金融機構;
(3)擔保標的為債務人借用的本外幣普通貸款或金融機構給予的授信額度;
(4)擔保形式為保證,中國法律法規允許提供或接受的抵押或質押。
2.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國際收支形勢、貨幣政策取向和地區實際需求等因素,為分局核定地區中資企業外保內貸額度。分局可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核定的地區額度內,為轄內中資企業核定外保內貸額度。
3.中資企業可在分局核定的外保內貸額度內,直接簽訂外保內貸合同。中資企業外保內貸項下對內、對外債務清償完畢前,應按未償本金余額占用該企業自身及地區中資企業外保內貸額度。
4.中資企業外保內貸項下發生境外擔保履約的,境內債務人應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短期外債簽約登記及相關信息備案。中資企業因外保內貸履約而實際發生的對境外擔保人的外債本金余額不占用分局地區短期外債余額指標。
5.外商投資企業借用境內貸款接受境外擔保的,可直接與債權人、境外擔保人簽訂擔保合同。發生境外擔保人履約的,因擔保履約產生的對外負債應視同短期外債(按債務人實際發生的對境外擔保人的外債本金余額計算)納入外商投資企業“投注差”或外債額度控制,并辦理外債簽約登記手續。因擔保履約產生的外商投資企業對外負債未償本金余額與其他外債合計超過“投注差”或外債額度的,外匯局可先為其辦理外債登記手續,再按照超規模借用外債移交外匯檢查部門處理。
6.境內企業從事外保內貸業務,由發放貸款的境內金融機構實行債權人集中登記。債權人應于每月初1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外保內貸項下相關數據。債權人與債務人注冊地不在同一外匯局轄區的,應當同時向債權人和債務人所在地外匯局報送數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安置房一房多賣怎么辦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