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異同有哪些?
1、兩罪侵犯的直接客體不同
刑法第九章中瀆職罪的同類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均屬于瀆職罪,當然其同類客體也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但瀆職罪中的各種具體犯罪,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就必須研究各種罪的直接客體,這樣才能準確地掌握該罪的本質屬性,劃清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2、兩罪在客觀上有三方面區別
(1)行為性質上的區別。濫用職權罪在客觀方面的本質屬性是對職權的“濫用”。這種“濫用”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一是超越職權的濫用,即行為人超越法定權力范圍,違法決定無權決定的事項、擅自處理無權處理的事務;二是違法行使職權的濫用,即行為人違反法定辦事程序,胡作非為,濫施淫威,隨心所欲地違法處理公務。
玩忽職守罪在客觀方面的本質屬性是對職守的“玩忽”。這種“玩忽”行為,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一是不履行職責,即行為人嚴重不負責任,對法定職責義務,該為而不為,放棄職守、擅離崗位;二是不認真履行職責,即行為人嚴重不負責任,對法定職責義務,馬虎草率、敷衍塞責。
(2)行為方式的主要區別。從行為方式上講,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都既可以由作為構成,也可以由不作為構成,只是行為的主要方式有所區別,即濫用職權罪主要表現為作為,玩忽職守罪多數表現為不作為。
濫用職權罪主要表觀為以作為的方式超越法定職權,決定、處理無權處理的事項,或者違法行使職權隨心所欲處理公務,這就是說,濫用職權罪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為作為。
玩忽職守罪主要表現為以不作為的方式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該為而不為,放棄職守、擅離崗位、不履行職責。但對玩忽職守是否可以由作為構成,則有不同認識。
(3)結果要件要求上的區別。鑒于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的行為人在主觀惡性上有一定的差異,故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中,對兩種犯罪的危害結果要件作出了略有區別的司法解釋。如濫用職權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傷2人、輕傷5人以上即可立案,而玩忽職守除造成死亡1人以外,重傷要3人、輕傷10人以上才能立案;濫用職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0萬元即可立案,而玩忽職守則要30萬元才能立案等。
3、兩罪在主觀方面的區別
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的主觀罪過,都是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
(1)濫用職權罪主要是由故意構成,個別情況下也可以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構成。表現為故意的濫用職權,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如執法人員基于報復動機,濫用職權去罰沒個人或單位財產,違法吊銷他人的營業執照,非法拘禁他人等,便是一種直接故意的心理態度;如執法人員基于私情、私利,該為而不為,該扣押、查封的財產而不去扣押、查封,該吊銷營業執照的而不去吊銷,對故意拒不履行職責而導致的危害后果聽之任之,便是一種間接故意的心理態度。
(2)玩忽職守罪主要由過失構成,少數情況下也可以由間接故意構成。玩忽職守罪的主觀過失,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本應恪盡職守,時刻保持必要注意,但行為人卻持一種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心理,對自己的玩忽職守行為可能導致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造成重大損害結果。
以上就是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具體區別,司法機關在對相關犯罪事實進行立案偵查處理時,應當從兩種犯罪的不同的犯罪構成上來進行認定,只要對不同的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后才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濫用職權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濫用職權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濫用職權收受賄賂我國將如何判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新婚姻法新規定一女可以嫁倆男嗎
2021-03-12好意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3公證機構及公證員的哪些為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3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