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需要出示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需要出示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證明、生效的法律判決文書。根據已經生效的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行政機關可以將強制措施付諸實施。實施強制措施不得進行和解。當出現使執行暫時無法繼續進行的情況時,應當暫時停止強制執行,待致使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再恢復執行。當出現使執行不能進行,以后也沒有必要再恢復進行的情況時,應當停止執行,以后也不再進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認為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反政紀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六十一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于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后改判。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在當代社會,我們行政強制法當中包括的措施,包括行政強制措施以及行政強制執行,它是兩種完全不同方式的行為,也是兩條不同的主線,所以在進行執行過程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證件方面的提出。就包括工作人員的身份證件,還有就是法律依據。
行政強制法實施細則內容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向老板討要工資
2021-02-13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