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與司法移送的程序流程有哪些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屬于涉嫌犯罪的案件,應由案件承辦室提交《調查情況報告》或者《調查報告》,報告中提出移送司法建議,報經分管領導同意后,以提前介入方式提請審理室對涉嫌犯罪問題進行審查。審理室應對擬移送的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等進行審查,形成書面涉刑審查報告,給出是否移送司法機關的明確意見。該涉刑審查報告,經審理室務會議討論后,報主要領導簽批上會,由紀檢機關領導集體研究決定是否移送。
《中共中央紀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辦案工作的意見》(中紀發〔2008〕33號文)第七部分第24項規定,“案件調查結束后需要追究黨紀責任和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機關的案件,案件檢查部門要按照規定將所有材料裝訂成卷,自分管領導批準移送審理之日起七日內全部移送案件審理部門”;第28項規定,“案件審理部門應對擬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犯罪問題進行審查,提出是否移送司法機關的意見,報紀檢機關領導集體研究決定”。
一般程序也稱普通程序有如下特征:一是適用范圍廣。二是較簡易程序相對嚴格、復雜。一般程序的內容,包括立案、調查、處理決定、制作處罰決定書、說明理由并告知權利、當事人陳述和申辯、送達處罰決定書。
1、立案。應遵守有關時效的規定,即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對于在兩年以內未發現的行政違法行為,不予立案追究。
2、調查。調查時行政執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應出示證件。
3、處理決定。根據不同的違法情況,分別作出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不得給予行政處罰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處理建議。
4、說明理由并告知權利。行政機關在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證據及法律依據。
5、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意見。
6、制作處罰決定書
7、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機關依據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交當事人。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送交當事人。當事人不在現場的,行政機關應在7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但是,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依法應當在2日內送達。
對于當事人來說如果自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法律約束,那么此類問題的發生概率是較低的,所以對于具體的問題處理,需要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是對于實際的操作,肯定會有著一定的詳細的處理規定。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過高的規定
2020-11-11動遷房是拿到產證3年后,才能上市嗎
2021-03-21怎樣舉報詐騙電話號碼
2021-01-06家屬被公安機關帶走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