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能力是人通過感知器官對外部客觀事物的要素及特性在頭腦中所做出的反映,是人的感覺、知覺系統對事物做出的綜合判斷。一個駕駛員是否具有正確的感知能力對于行車的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1、對車體的感知能力
對車體的感知能力是指駕駛員坐在駕駛室里對所駕的長度、寬度、高度、離地間隙、前后輪距、位置以及車的輪廓在頭腦的具體反應的能力。
對車體的感知包括車輛處在靜止和運動兩種狀態的感知。通常人對車處于靜止狀態時的感知要比處于運動狀態時的感知準確一些。在行車中,具備了對車體感知,尤其是對車輛處于運動狀態時的感知,就能準確估計汽車在每一運動狀態時所處的空間位置,正確選擇安全通過的空間,以免待車中出現車體或貨物與外界障礙物相刮碰,從而達到安全行車的目的。
2、車速的感知能力。
對車速的感知能力是指駕駛員能否正確判斷所駕車輛和周圍其它車輛的行駛速度的能力。
對車速的感知能力,因駕駛員的心理素質、駕車經驗等不同而異,而且同一駕駛員隨著車速的改變,其感知能力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低速時駕駛員的視野較寬,對所觀察到道路兩側的目標看得比較清,對目標的動向和距自己所駕車的距離以及所駕車的車速估計比較準確;高速行駛時,駕駛員注視遠方,速度越快注視點越遠,視野就越窄,此外高速行車還會使駕駛員的動視力下降。所以,駕駛員會因高速駕駛對道路兩側的目標觀察不清,對車速判斷不準,易導致處理不當造成事故,特別是在一般道路行駛時更為突出。
3、車距的感知能力。
對車距的感知能力,是指駕駛員在車輛運行中能夠準確地預測到所駕車與其他車輛及行人之間保持安全間距的能力。
駕駛員對安全車距的感知主要是依靠視覺系統提供的信息來完成的,通過雙眼視差感知物體的相對距離。試驗表明,駕駛員判斷的車間距往往比實際要小,隨著車速的提高,判斷的誤差不斷增大,發生碰撞事故多是由于距離判斷錯誤所致。道路的感知能力。對道路的感知能力是指駕駛員在各種道路上行駛時,對影響行車安全的道路狀況的識別能力。
4、對道路的感知能力
對道路的感知能力包括:(1)路面感知;(2)凈空感知;(3)盲區感知;(4)方向感知。
5、交通信息的感知能力。
對交通信息的感知能力是指駕駛員觀察、了解、掌握道路上車輛、行人的活動規律,以及對影響安全行車的交通環境等因素的感知能力。操控車輛的感知能力。
6、對車輛操控制的感知能力
對車輛操控制的感知能力是指駕駛員在行車中正確操縱車輛時,肌體動作協調以及對所駕車輛反饋信息的感知能力。
感知不正確通常會造成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操作不當,以上六種感知能力是駕駛員必須要掌握的,這是提高駕駛員行車駕駛素質的重要方式,才能保證駕駛員能夠安全行車?對于駕駛知識您還想知道哪些內容呢?如果您還想知道更多的有關交通事故方面的知識,請登錄律霸官方網站進行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夏天高溫,如何預防疲勞駕駛?
最危險的10種駕駛習慣,你有嗎?
危險駕駛罪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勞動仲裁賠償最多可分幾年
2021-03-21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國有土地出讓需要征地補償嗎
2021-02-05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