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人的公證書可以代領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證機關出具公證書后,如果本人不能親自領取公證書的同,可以書面委托他人代為領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條?委托代理授權采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權限和期間,并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二、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公證效力是指公證證明在法律上的效能和約束力。公證書是公證機構證明活動的結果和書面表現形式,因此,公證效力又稱為“公證書的效力”。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公證具有三個基本法律效力。即:證據效力、強制執行效力和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其中證據效力是公證書的最基本的效力,任何公證書都具有證據效力。公證的強制執行效力和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則不是普遍的,只有特定的公證文書或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產生。
此外,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為,公證書是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證明文書,被廣泛地運用在國際交往中。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域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對公證的法律效力,我國《民事訴訟法》和《公證暫行條例》均作了明確規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法定證據效力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強制執行效力
是指對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如債務人不履行,債權人可持公證書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而不再經過訴訟程序。對公證的這一效力,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作了明確規定。
3、法律行為成立要件
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某些法律行為必須采用公證形式設立、變更或終止時,公證即成為相應的法律行為設立、變更、終止的必備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國際慣例或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某些法律行為設立、變更或終止必須辦理公證,則公證也成為其成立的要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證機關出具公證書后,如果本人不能親自領取公證書的同,可以書面委托他人代為領取。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