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合同無效而產生爭議的時候,律霸小編建議當事人最好是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樣才能比較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在訴訟中,當事人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舉證責任。那么該如何承擔合同無效舉證責任呢?請從下文中進行了解。
合同無效的事由有五項: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以欺詐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欺詐方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如把贗品說成是真跡,把劣質品說成是優等品等),或者意隱瞞真實情況(如有義務以行為或語言告知產品的瑕疵卻不向對方履行告知義務);相對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受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以脅迫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負舉證責任的要件事實有:有實施壓力的脅迫行為,如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之行為;脅迫行為須是非法的;有脅迫的故意;相對人因脅迫而產生恐懼,因恐懼而訂立了合同。
以惡意串通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欠缺效果意思,即表示行為與內心真實意思不一致;非真意表示系與相對人通謀實施;行為人有主觀上的惡意,即明知或應知其行為會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損害,而故意為之。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一種內容違法的虛假行為,又稱偽裝行為。當事人以行為虛假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應當證明的要件事實是:行為人故意表現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并非其真正要達到的目的,而只是借助合法的合同外表達到非法的目的。
以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應當就訂約目的、合同內容和形式違反民法中的強行性規范或者其他部門法中的禁止性規范等事實負舉證責任。比如證明對方通過訂立合同,從事詐騙、行賄受賄等觸犯刑律的行為,或者有偷稅、漏稅、逃匯、套匯等違反稅收征管、外匯管理的情形。
《合同法》中對合同無效的具體情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在就此產生爭議的時候,依據不同情形主張合同無效的,當事人承擔的舉證責任不同。不過,在民事訴訟中,堅持的都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誰能主張合同無效,可以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有哪些
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合同無效的損失賠償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公益拆遷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5拆遷征用安置房賠嗎
2021-02-07拆遷房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