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尤其是專業性很強的劇,都會出現一些專業名詞,比如票據、要約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要約,我們學過金融或者金融專業的讀者都知道,要約簡單點來說,就是一份合同的開始,是邀請別人來簽訂合同,但是,如何解釋的更透徹明白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合同要約是什么呢?
一、定義
1、 立盟;立約;約定。
《史記·蘇秦列傳》:“要約曰:‘ 秦 攻 楚 , 齊 魏 各出銳師以佐之。’”《舊唐書·崔胤傳》:“臣今見與 茂貞 要約,釋兩地猜嫌,早致萬乘歸京,以副八紘懇望。”《朱子語類》卷二二:“如今人與人要約,當於未言之前,先度其事之合義與不合義。”
2、指契約、盟約。
《明史·外國傳三·日本》:“ 宣德 初,申定要約,人毋過三百,舟毋過三艘。”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 緬 目 渺茫莫 報曰:‘愿以兩軍適中地,筑壇受要約。’”夏丏尊葉圣陶《文心》二三:“她便和 慧修 要約:不可在學校里看。”
3、控制;約束。
《資治通鑒·周赧王四十二年》:“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約天下。”胡三省注:“要約,猶約束也。” 清 唐甄 《潛書·尚治》:“廉恥之心亡,要約之意輕。”
4、邀約;邀請。
《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佑四年》:“ 交趾 累移文乞會兵討賊,而朝廷久未報。觀其要約甚誠,縱未能滅賊,亦可使相離貳。”
5、簡約洗煉。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故為情者要約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
6、猶要緊。
宋朱熹《近思錄》卷三:“學者先須讀《語》《孟》,窮得《語》《孟》,自有要約處,以此觀他經,甚省力。”
二、區別
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別
a.要約邀請是指一方邀請對方向自己發出要約,而要約是一方向他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要約邀請是一種事實行為,而非法律行為。要約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
c.要約邀請只是引誘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在發出邀請要約邀請人撤回其中邀請,只要未給善意相對人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邀請人并不承擔法律責任,以下四個法律文件為要約邀請: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
要約與要約邀請
(一)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分標準
所謂要約邀請,又稱引誘要約,是指一方邀請對方向自己發出要約。從法律性質上看,要約是當事人旨在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它是一經承諾就產生合同的可能性,所以,要約在發生以后,對要約人和受約人都應生一定的拘束力。如果要約人違反了有效的要約,應承擔法律責任。但要約邀請不是一種意思表示,而是一種事實行為,也就是說,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的,有利于避免和減少因要約內容不全、市場環境變化等各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對要約人的損害。尤其應該看到,既然合同成立后都允許當事人協議解除合同,那么,在合同成立之前的要約行為也應可以撤銷。
允許要約人有權撤銷已經生效的要約,必須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如果法律上對要約的撤銷不作限制,允許要約人隨意撤銷要約,那么必將在事實上否定要約的法律效力,導致要約在性質上的變化,同時也會給受要約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那么,如何對要約的撤銷作出限制呢?我認為:
(1)如果要約中規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確規定要約是不可撤銷。
(2)盡管沒有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但受要約人有理由信賴要約是不可撤銷的,那么不得撤銷要約。如果受要約人在收到要約以后,基于對要約的信賴,已為準備承諾支付了一定的費用,就有權要求要約人給予適當補償。
(二)要約的消滅
所謂要約的消滅,是指要約喪失了法律拘束力,即不再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的產生拘束。要約消滅以后,受要約人也喪失了其承諾的能力,即使其向要約人表示了承諾,也不能導致合同的成立。
要約消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要約有效期限的經過,凡是在要約中明確規定了承諾期限的,則承諾必須在該期內作出,超過了該期限,則要約自動失效,不可再接受承諾。
第二,受要約人拒絕要約。拒絕要約是指受要約人沒有接受要約所規定的條件。拒絕的方式有多種,既可以是明確表示拒絕要約的條件,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不作答復而拒絕,還可以表現為對要約的實質內容作也限制、更改或擴張大而形成反要約,不過在后一種情況下,既表明受要約人已拒絕了要約,同時也向要約人提出了一項反要約。受要約人在拒絕要約以后,也可以撤回拒絕的通知,但必須在撤回拒絕的通知先于或同時于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處,撤回拒絕才能產生效力。
受要約人作出的承諾通知中,并沒有更改要約的實質內容,只是對要約的非實質性內容予以變更,而要約人又沒有及時表示反對,則此種承諾不應視為對要約的拒絕。但如果要約人事先聲明要約的任何內容都不得改變,則受要約人更改要約的非實質性內容,也會產生拒絕要約的效果。
第三,要約人撤回或撤銷要約。要約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可以由要約人撤回或撤銷。一旦撤回或撤銷,要約將終止效力。
第四,因要約人死亡而使要約失效。
需要注意的是,要約是否因要約人或者受要約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而失去效力?《合同法》并未明確規定。我們認為,在要約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如果要約人在要約中明確表明發生上述情況時要約失去效力或者受要約人在承諾之前即已知曉要約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時,要約失去效力。否則原則上不妨礙要約的效力,除非合同必須由要約人本人履行。受要約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如果是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發生的,要約對要約人當然不發生效力;如果是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后發生的,除非合同必須由受要約人本人履行,否則原則上也不妨礙要約的效力。
以上,就是對于合同要約的部分解釋,主要包括了要約的定義,還有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別。相信各位讀者已經對要約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一個企業最注重的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的支撐點,因此在訂立合同時,也要有個完整的流程,而要約,正是流程的開始。
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要約收購失敗會怎么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的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0-12-14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發生醫療事故后的調解方式有哪些
2021-01-04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