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必須經(jīng)由合同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才能生效,在司法實踐中,有很多合同糾紛的案例都是因為合同蓋章問題引發(fā)的。那么常見的因合同蓋章而引發(fā)的糾紛有哪些呢?要如何處理呢?律霸小編整理了合同蓋章的相關內(nèi)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因合同蓋章而引發(fā)的糾紛主要表現(xiàn)為下列見種:
一、一方蓋章,對方未蓋章。
如果合同尚未實際履行,則該合同不成立。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第32條做了明確規(guī)定。在合同不成立的情況下,已蓋章的一方當事人,如果依賴此合同能夠履行并為合同的履行做了財力和物力的準備,從而使自己在經(jīng) 濟上遭受了損失,那么,已蓋章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人民法院判令未蓋章的一方當事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賠償損失。當然,追究未蓋章當事人的締 約過失責任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2條規(guī)定的條件之一,即: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例如,在中外合作經(jīng)營項目中,常發(fā)生這樣的糾 紛,外商以投資為名同中方草簽了合作合同,約定由中方負責征用土地、招用工人及“三通一平”,外商負責投入資金。合同簽定并由中方蓋章、外商攜帶合同回國 后,提出苛刻條件迫使中方就范,否則就拒絕在合同上蓋章,于此情形,中方如果接受這一條件,那么合同的履行對中方將明顯的不公平;相反,中方如果不接受這 一條件,中方為了履行合同,已經(jīng)征用了土地,招用了工人,為此支付了大筆費用。這就是典型的惡意磋商。在惡意磋商的情況下,善意方有權(quán)追究對方的締約過失 責任。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例如,甲乙雙方訂立鋼材買賣合同后,乙以合同須經(jīng)經(jīng)理 同意后方能蓋章為由將合同帶走,但通知甲可以為履行合同作準備,后來,乙看市場上鋼材行情下跌,此時履行合同自己將獲利較少,于是便拒絕在合同上蓋章。如 果不符合上述條件,未蓋章的當事人將不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在這種情形下,蓋章方的當事人為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 和所遭受的損失,將被視為交易風險而由自己承擔。
應注意的是,如果當事人一方雖未在合同上蓋章,但對方當事人已實際履行了合同,且對方已接受 了履行,則應當認為合同已經(jīng)成立,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7條做出了如下規(guī)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jīng)履 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二、一方預先在空白合同上蓋章。
這種情況與第一種情況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情況雙方當事人 實際上就合同條款進行 了仔細磋商,并經(jīng)過了討價還價的過程,并且合同當事人是特定的,而第二種情況 則往往是一方當事人自己事先擬定合同條款,并加蓋公章后向?qū)Ψ疆斒氯思乃停瑢Ψ疆斒氯耸遣惶囟ǖ摹S诖饲樾危紫纫_定這種空白合同條款的性質(zhì),如果該空 白合同的內(nèi)容具體確定,包含了一個合同所應具備的主要條款,并且表明一旦對方當事人承諾,蓋章方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則該合同條款因符合合同法關于要約的 規(guī)定,構(gòu)成有效要約,對方一旦在合同上蓋章或?qū)嶋H履行了合同,則視為合同成立。如果該空白合同不符合要約的規(guī)定,則僅僅是一個要約邀請,對方蓋章,則視為 要約,而不視為合同成立。
三、委托代理人代簽合同。
通常,委托代理人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訂立的合同,加蓋被代理人印章,責任 由被代理人承擔,但實際生活中的情況較為復雜,許多單位將蓋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書連同加蓋印章的授權(quán)委托書交給第三人,在委托代理事項完成后,未及時收回蓋 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書或授權(quán)委托書,致使委托人以此再同第三人訂立合同 ,例如,甲公司因業(yè)務需要,委托乙到丙地尋找客戶聯(lián)系購買煤炭200噸,臨行前,甲公司法定代理人王某將蓋有本單位印章的兩份空白合同書及授權(quán)委托書交給 乙,乙到丙地后,同丁公司訂立了購買200噸煤炭的合同,煤炭運抵甲公司后,經(jīng)驗收,甲公司向丁公司支付了購煤款。兩個月后,丁公司派人到甲公司索要煤 款,甲公司則稱其已于收到煤炭后7日內(nèi)丁公司支付了煤款。丁公司則稱甲公司僅支付了第一次購煤款,第二次購煤款至今未付。甲公司稱其只購買了一次煤,此 時,丁公司拿出了乙代表甲公司的第二份購煤合同,原來,第一份合同履行完畢后,甲公司未及時收回剩余的空白合同書及授權(quán)委托書,也未及時通知丁委托代理關 系終止,乙則利用剩余的空白合同及授權(quán)委托書再次以代理人的名義同丁公司簽定了購煤合同,而煤炭卻未運到甲公司。了解了上述情況后,甲公司以“同乙的代理 關系已終止,且煤炭又未運給甲公司”為由,拒絕支付第二次煤款,丁公司索款無果,訴至法院。縱觀本案,乙用來訂立合同的空白合同書及授權(quán)委托書并非其采取 非法手段獲得,丁公司基于善意相信乙為有權(quán)代理并無過錯,乙的行為,構(gòu)成表見代理,甲公司對乙的行為應負被代理人之責。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曾在《關 于在審理經(jīng)濟合同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若干問題的解答中作了規(guī)定。
四、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gòu)簽定合同并在合同上加蓋分支機構(gòu)的印章。
對于這種情況,如何確 立當事人?如何承擔責任?審判實踐中存有分歧,有的審判人員認為,由于法人的分支機構(gòu)不具有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盡管分支機構(gòu)加蓋了自 己的印章,但法院仍然要更換當事人,將分支機構(gòu)的上級機關 (法人)變更為當事人并令其承擔民事責任,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首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的規(guī)定:其他組織顯然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 的機構(gòu)、團體,因此,法人的分支機構(gòu)具有訂立合同的資格,其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實踐中,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例如,銀行分理處與他人訂立了貸款 合同,加蓋了分理處的印章,顯然,銀行分理處是合同一方當事人。其次,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法人的分支機構(gòu)作為民事訴訟主體,有權(quán)起 訴、應訴。基于上述原因,我們認為,法人分支機構(gòu)以自己名義同他人訂立合同并加蓋了自己的印章的,應將其列為合同當事人并首先判令其以自己的財產(chǎn)承擔民事 責任,未清償?shù)牟糠钟煞ㄈ顺袚a充連帶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我們應當正確區(qū)分法人的分支機構(gòu)和法人的職能部門,法人的職能部門 作為行使法人某些職能的部門,實際上屬于法人本身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無法獨立于法人而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例如,大學的系;部委的司、處);而法人 的分支機構(gòu)則不同,作為一個經(jīng)濟實體,分支機構(gòu)原則上應依法登記,在此基礎上,法人的分支機構(gòu)可以依法獨立于法人,并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正因為二 者存在著上述差異,所以,法人職能部門的印章也不同于法人分支機構(gòu)的印章,雖然法人職能部門簽定合同并加蓋了自己的印章,但合同的當事人卻是法人,而不是 其職能部門,合同責任當然由法人承擔。
五、私蓋印章。
由于私自蓋章的人系該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私自蓋章,表明單位對印章管理不嚴,單位本身有過錯,因此,單位應承擔不履行合同的責任。承擔責任后,其有權(quán)追究私自蓋章者的責任。
六、盜章印章。
盜蓋印章與私蓋印章的不同之處在于,私蓋印章之人是利用單位印章管理不嚴通過 打通關節(jié)而蓋章的,換言之,私蓋印章之所以得逞,乃是因為有單位內(nèi)部人員幫助,或者蓋章之人就是單位的員工;而盜蓋印章則是蓋章人采取秘密手段在單位不知 情的情況下偷蓋印章,甚至采取非法手段盜走印章并使用。盜蓋印章的,蓋章人之行為已觸犯了刑律,構(gòu)成了犯罪,應受刑法的處罰。至于被盜印章一方,因其本身 沒有過錯,不應承擔合同責任。
七、私刻印章。
私刻印章的行為,違反了刑律,應受刑法制裁,單位不承擔合同責任。
八、借蓋印章。
借蓋印章經(jīng)常發(fā)生在長期有業(yè)務往來的單位之間,借用方與出借方彼此熟悉。在借用印章的情況下,如果第三人不知道借用印章的情況,則出借人要向第三人承擔合同責任,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后,其有權(quán)向借用人追償。
律霸小編為您帶來的合同蓋章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如果你還有合同蓋章的問題沒有在本文的介紹中得到解決,歡迎免費咨詢律霸的專業(yè)律師。
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沒有蓋章怎么辦
合同簽字蓋章要注意哪些事項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因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引起的糾紛應當采取何種方式解決
2021-02-12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jù)有什么要求
2021-01-18注冊商標續(xù)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賠償協(xié)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22退休離職有經(jīng)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公司經(jīng)濟性裁員的規(guī)定
2021-01-15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qū)別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