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的是一種信用中介服務,而第三方支付企業是否是交易中的一方,是否屬于金融機構,是否應該接受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以及法律屬性、責任歸屬等方面都亟待相關法律進行規范,此外,第三方支付派生了信用擔保、虛擬賬戶等多樣化的網上支付服務,這些都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場存在著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需要一定的法律規制。
第一,立足市場,鼓勵創新。第三方支付方式是適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應該立足于市場,使市場資源合理配置,避免以往脫離市場、一方就亂、一管就死的現象發生。另外,監管部門應該避免不成熟的監管措施阻礙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而應該助推第三方產業的進程,因此,盡管不能規定過細,要為未來的發展和創新留有空間。
第二,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監管制度和體系。中國人民銀行應該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主,專門的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為輔的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第三放支付監管制度,完善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嚴格規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目前央行實行的牌照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的市場準入門檻,大大提高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整體質量。
第三,金融監管與法律監管并行。一方面,應該加強第三方支付的日常金融監管,防止洗錢、信用卡套現、欺詐等金融犯罪的發生,建立信息保護制度,記錄、保存所有交易,及時匯報可疑交易,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快對非金融機構提供的網上支付業務的監管和規范的立法進程,為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提供立法保障。
第四,規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建立信用評級支付。央行在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頒發牌照的同時也應該明確指出具體的業務范圍,并且,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買方和賣方的中介,承擔代收代付的義務,為了買賣雙方的利益不受侵害,應該建立信用評級制度,淘汰信用度低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規范市場的發展。
第五,加大人才技術投入,建立系統、完善、可靠的安全管理體系。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該加強內控機制好風險管理,強化安全技術標準,建立對相關工作人員操作權限的授權制度、職責分離制度、緊急狀態應急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交易數據保管制度等,加大硬件技術的投入,規避虛假、錯誤交易指令的發出,防止釣魚軟件的入侵,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迅速,潛力無限,同時風險并存,我國應該循序漸進,保證第三方支付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加強監管力度,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堅持以規范促發展的原則,為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創造合適的法制環境,使我國整個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市場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有誤解該怎么辦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