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何時能成立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在雙務合同中,一方承擔合同債務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的對待履行,這就使雙務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債務具有對等性,即一方的權利是另一方的義務,反之亦然。
2、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才能享有不安抗辯權。由于權利人依照合同約定先履行義務有可能要面臨對待履行不能實現的風險,當這種風險即將成為現實時,法律賦予先履行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因此不安抗辯權的“不安”是立足于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護當事人的合同期待權,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3、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是指對方經營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喪失商業信譽等情形導致其有可能無法履行合同而不能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現實危險”的事實應當發生在訂立合同之后,否則,法律沒有必要對在訂立合同時就已經知道或應當知道上述事實存在的當事人給予特別保護。
為了防止當事人濫用不安抗辯權,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必須承擔舉證義務,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必須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對方有法律所規定的不能對待給付的情形,而不能憑空推測或根據主觀臆想而斷定對方不能或不會對待履行,缺乏確切證據證明對方履行能力降低而單方中止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適用不安抗辯權的情形有哪些
1、根據《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3)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先給付義務人并負有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義務。規定先給付義務人負上述舉證義務,可防止其濫用不安抗辯權,借口后給付義務人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而隨意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如果先給付義務人沒有確切證據而中止履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2、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安抗辯權何時能成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安抗辯權成立的條件包括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才能享有不安抗辯權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