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不安抗辯權;電力市場;電費回收;供用電合同;電力經營風險
當前,巨額電費拖欠已成為束縛供電企業健康發展的沉重包袱,嚴重影響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及正常供用電秩序。面對日益增大的經營風險,適應市場變化,依法回收電費,是化解電力經營風險的根本出路。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在我國立法實踐中,為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引入了不安抗辯權制度,這對于促進供用電合同的正常履行和供用電糾紛的有效解決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給電費回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一、不安抗辯權的概念和適用特征
一)不安抗辯權的概念
不安抗辯權,亦稱“保證履行抗辯權”,是指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如發現對方的財產狀況明顯惡化,債務履行能力明顯降低等情況,以致可能危及債權的實現時,可主張要求對方提供充分的擔保,在對方未提供擔保也未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履行。
二)不安抗辯權的適用特征
1、不安抗辯權適用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負債務,存在先后履行債務的問題。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適用于單務合同,不適用于同時履行的合同。不安抗辯權是先履行一方行使的權利,著重于保護履行義務在前一方的利益。
2、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未屆履行期限。不能對待給付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一種現實,不必到對方已經支付不能時才允許行使不安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不能對待給付,并非履行期屆滿時的現實違約,它所直接侵害的權利是先履行一方的債權期待。如果這種侵害期待債權的行為不加以調整糾正,持續到履行期屆滿,便成為現實違約。
3、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債務的危險。這里指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品信譽或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這是先履行一方“不安”的原因所在,也是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基礎。
4、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未提供適當擔保。如果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將受到保障,不會受到損害,所以合同將繼續得以履行,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房屋拆遷補償一個人多少個平方
2020-12-22拆遷安置房補償協議書是補償一套房產嗎
2020-12-17項城拆遷房屋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8被拆遷人通過什么途徑表達利益訴求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