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期房的風險多數人主要想到的是“貨不對板”和資金斷鏈兩種,事實上還有不少大家容易忽視的問題。
一、貨不對板
1、房屋質量:購房者簽訂購房協議時,自己所購買的房屋尚未成型,由于個別開發商為了追逐最大利潤,使用劣質材料或偷工減料,隨意降低工程質量標準,給房屋質量和安全埋下了重大隱患,購房者因為房屋質量問題和開發商發生糾紛的案例非常常見。
2、面積縮水:有的開發商為了謀取最大商業利益,在進行實測時,有意改變建筑面積,加大公攤面積,并且不明示公攤系數及計算方法,以致實際面積與銷售面積嚴重不符。
3、擅改規劃:對小區內部而言,開發商擅自在配套設施、綠地等方面的隨意改動會對購房者利益造成損害;對小區外部而言,周邊交通配套等無法落實會很大程度影響房屋價值。
二、爛尾風險
爛尾樓新聞頻現,大到一線城市的地標建筑,小到鄉鎮區域的商品住宅,不管是商業巨頭掀起的大風大浪,還是中小房企的小打小鬧,爛尾項目從來都不缺乏,初起的繁華最終卻以落寞收尾。
期房爛尾購房者很難完全規避,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1、選擇大品牌開發商,資金實力相對雄厚,爛尾風險低;
2、選擇有地段優勢的樓盤,地段是樓盤競爭的核心因素,環境是提高樓盤競爭力的有效附加值。一個兼地段與環境為一體的樓盤,無疑是上了雙重保險,即使是有朝一日再落魄也不會陷入泥潭,退一萬步講,就算遭遇爛尾,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也會很快得到新動力的支持。
三、定金風險
購房時,一定要求開發商提供擬簽署的合同文本及相關補充協議,直接切入購房合同主體,審查合同具體內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已經簽署了認購協議并交付了定金,則一定要在認購協議中約定的時間內,和開發商協商簽署合同的相關事宜并留好證據(如簽署備忘錄、攜證人到場、現場錄音等),以便一旦不能簽署合同時索回交付的定金。
四、延長交房風險
在實際生活中,由于開發商資金問題、工程管理問題等原因,有大量的延遲交房、甚至不能交房的事件發生,以致消費者利益受損。
五、合同及合同條款無效的風險
購房者因為信息不對稱,法律和合同知識缺乏,導致對合同條款中存在的違法問題往往無法察覺,以致在發生糾紛時被法院判定合同無效;還有就是在沒搞清條款含義就草率簽字,從而使自己陷入被動。
六、產權風險
產權是所有商品房最重要的法律依據。實踐中總有一些開發商以各種借口拒絕、拖延辦理產權證,致使許多消費者在入住后遲遲拿不到產權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