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的客體是名譽,指對民事主體的人格價值的一種客觀的社會評價。
二、名譽權的內容是就名譽受有利益和排除他人侵害。受有利益主要表現在:其一,民事主體就自己的客觀公正之社會評價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其二,民事主體利用自己良好的名譽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排除他人侵害表現在:其一,維護名譽,使自己的社會評價免于不當的降低和貶損。其二,在名譽受到侵害時,有權獲得法律上的救濟。
三、名譽權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如名譽權受到侵害,可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一、侮辱行為
侮辱指故意以語言、文字、暴力等手段貶損他人人格,從而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具體分為三種情形:其一,暴力侮辱,即對受害人施以暴力直接損害受害人人格尊嚴,或者以暴力相威脅,迫使受害人違背自己的意志做出有損自己人格尊嚴的舉動。其二,以口頭語言或者形體語言侮辱,即口頭謾罵、辱罵、諷刺或者做出下流動作。其三,文字侮辱,即以書面形式辱罵、嘲笑、諷刺,以貶損他人人格。
二、誹謗行為
誹謗,指故意或者過失散布某種虛假的事實貶損他人人格,從而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其具體分為兩種形式:其一,口頭誹謗。其二,文字誹謗。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后果:
一、名譽受到損害,即對民事主體的社會評價降低。
二、精神和財產利益損害,精神損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壓抑、憂郁等;財產損害即受害人因名譽受到貶損引起的財產利益損失,包括因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醫療費、誤工費等。
侵害名譽權行為的排除:
排除指某些行為雖有損害名譽的表象,但因有合法的抗辯事由兒不構成侵害名譽權。
一、散布內容真實的事實;
二、受害人同意;
三、正當行使權利。
須注意的問題:
一、侵害名譽權通常以造成受害人社會評價降低為前提,單純受害人主觀上的名譽感即自認為社會評價降低不構成侵害名譽權。
二、如果侵犯從事經營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個人的名譽,則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人名譽受損的,也按侵害名譽權處理。
四、散布的內容真實,但是屬他人隱私的話,有可能構成侵害他人隱私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