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立全民誠信觀念,努力創建信用城市。誠實信用是安身立業之本,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文明的核心,我們要進一步加強信用東營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樹立全民誠信觀念,不斷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遵紀守法意識,使政府成為群眾信賴滿意的政府,企業成為社會公認、放心的企業,個人成為“明理守信”的公民。
(二)強化金融部門內部管理,依法規范信貸活動。
一要嚴格貸前審查,依法放貸。信貸人員在發放貸款前,要嚴格執行有關審批和審查制度,切實按照《商業銀行法》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規范貸款行為,提高貸款質量,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還貸能力和擔保人的實際擔保能力及主體資格要認真加以考察,以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和按時收回;對確無還貸能力的借款人,決不能盲目采取“以貸還貸”的轉貸方法解決還貸問題。
二要加強貸后監督,依法管貸。金融部門發放貸款后,對貸款用途和使用情況要加強監督,防止借款移作它用或用于不正當活動,以保證貸款的使用效益;
三要杜絕“三款”現象,抵制行政干預。金融部門要切實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對信貸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其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意識,從根本上杜絕“人情款、關系款、好處款”現象,對于信貸人員以貸謀私的,要依法予以懲處;同時還要堅決依法自覺抵制行政干預,對行政部門搞地方保護主義,只顧本地方、本部門一時利益,不顧貸款投向和安全性,利用行政命令形式干預金融部門放貸的應堅決予以抵制。
四要增強法律意識,依法收貸。金融部門對于借款人貸款到期不還的,應盡早向法院起訴,積極依靠法律手段依法收貸。發生借款糾紛,只有及時訴諸法律,才能避免損失的擴大,同時也便于法院及時采取司法手段解決“收貸難”問題。
(三)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切實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一要加快辦案節奏,認真及時審理好金融部門訴至法院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對借款方主體變更的案件,要依法正確確定承擔還貸義務的主體;要及時運用法律手段,幫助金融部門解決“收貸難”問題。
二要加大執行力度,迎難而上,努力多辦案,辦好案。對此類案件的執行,既要緊緊圍繞維護社會穩定這一大局,又要注重社會效益,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執行措施,切實妥善解決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執行難”問題,以維護法律尊嚴,保護金融部門的合法權益。
三要結合案件實際積極提出司法建議,幫助金融部門“建制堵漏”,完善信貸制度,規范信貸活動,嚴肅借款手續,以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此類糾紛的發生。
四要選擇典型案件,以案示法,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提高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借款、按時還貸與依法擔保的責任性和自覺性,增強“重合同守信用”意識,從根本上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