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發(fā)出的《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中發(fā)[1985]18號文件,以下簡稱《通知》),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和要求,它是改革和加強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一年來,一些中專、中師學校傳達、學習了《通知》,有的學校還擬定了具體落實的計劃。教材編寫組也努力將《通知》精神貫徹到正在編寫的中專、中師政治課新教材中。但是,總的看來,中專、中師學習貫徹《通知》起步較慢,對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想認識還有待提高。因此,亟需加強領導,統(tǒng)籌規(guī)劃,在《通知》指導下,積極、穩(wěn)妥地把教學改革向前推進。為此,提出如下意見:
一、認真學好《通知》,提高思想認識,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前提。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專、中師學校,要繼續(xù)組織學校領導和教師認真學習《通知》,并結合中專、中師的實際,努力把學習貫徹《通知》引向深入,落到實處。
學習中央《通知》,首先,要明確改革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從根本上加強學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各項改革的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中專、中師學校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志,是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等專門人才的重要內容。在整個教育體制改革中,應該把政治理論課的改革放在應有的地位。其次,要明確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文化水平改革的指導思想、方法和步驟,克服觀望等待的思想,以高度的責任感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改革。
二、改革和完善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和教材,是搞好教學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原教育部曾在(84)教政字016號《改進和加強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對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作了明確規(guī)定,國家教委政教司按照中專、中師的特點組織編寫了相應的教材,目前已全部出版試用。規(guī)定的課程內容是:
《馬克思主義基礎》,力求用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內容,“結合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現(xiàn)貨經濟政治的巨大發(fā)展變化”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基本理論教育,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是針對學生思想實際,以社會主義建設為主線,對學生進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理論及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使學生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黨,堅定對改革和四化建設的信心。
《共產主義道德概論》,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人生觀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并將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門課程,是根據財經、政法等文科類專業(yè)教育的需要設置的,既是這類學校的專業(yè)基礎課,又是公共政治課,是比較系統(tǒng)地講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哲學基本理論的課程。
上述課程以及編寫的教材注意汲取了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改革的經驗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改革精神,內容深入淺出,比較切合中專、中師的實際,因此基本上是符合中央《通知》精神的。今后主要的任務,是在《通知》精神指導下,通過教學實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課程內容,使之更加適應培養(yǎng)合格的中等專門人才的需要。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明確課程設置,保證必要的學時。為了使教學改革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制四年的各科類中專、中師的政治理論課課程,仍按原教育部(84)教政字016號文件的規(guī)定設置,即:
(1)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制四年的工、農、醫(yī)、藝術、體育科類中等專業(yè)學校的課程設置:
一、二年級開設《馬克思主義基礎》;
三年級開設《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
四年級開設《共產主義道德概論》。
(2)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制四年的財經、政治及其他文科類中等專業(yè)學校的課程設置:
一年級開設《政治經濟學》;
二年級開設《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三年級開設《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
四年級開設《共產主義道德概論》。
(3)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制四年的中等師范學校的課程設置:
一、二年級開設《馬克思主義基礎》;
三年級開設《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
四年級開設《共產主義道德概論》。
三年制的工、農、醫(yī)、藝術、體育科類中專、中師學校,一年級開設《馬克思主義基礎》(在供三年制使用的《馬克思主義基礎未編出前,可暫用現(xiàn)行的《馬克思主義基礎》上、下冊,為便于教學,準備擬訂講授大綱),二年級開設《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三年級開設《共產主義道德概論》。
目前暫時招收高中畢業(yè)生,學制二年或二年半的中專學校,原則上開設兩門課。學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在一年級可開設文科類中專的《政治經濟學》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年級開設《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問題》。有關共產主義道德的內容,可結合日常思想品德教育,有重點地舉辦一些講座。
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數(shù),要嚴格按原教育部(84)教政字016號文件的規(guī)定實行。當前一些部門和地區(qū)所屬的中專學校,不同程度地減少了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數(shù),這對加強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是不利的,應切實予以糾正。
2.要充分發(fā)揮學校特別是教師對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我們提倡在開設統(tǒng)一課程的基礎上,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國家教委的統(tǒng)編教材,學校和教師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和增減。有條件的省、市和學校,還可以組織編寫教學參考資料和照顧專業(yè)特點的補充教材。
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應在有關領導機關和學校黨委領導下,積極、穩(wěn)妥地進行。省、市教育部門可選擇若干基礎較好的學校作為改革的試點單位,邊實踐、邊總結經驗。要創(chuàng)造條件舉辦各種教學改革的研討會、經驗交流會,以推動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國家教委政教司擬在總結各地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于一九八七年召開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并對新編政治理論課教材進行修訂。
三、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針,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最近幾年,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進,但“照本宣科”、單調地灌輸抽象的概念和結論,仍是當前教學存在的主要弊病,必須堅決改進。《通知》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應結合中專、中師實際認真貫徹。首先,要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備課和講課,除了應認真把握教材內容外,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實際水平,對講授內容、解決學生什么思想認識問題以及如何聯(lián)系實際要有充分的準備。講課應該用豐富而生動的事實來引出和誰有關的觀點,力求理論透徹,論證有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其次,根據中專、中師教育的特點,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自由活潑的課堂討論,或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這樣,既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又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要積極開展各種生動的教學輔助活動,如組織學生看教學電影、錄像、展覽,舉辦專題講座等。
考試的主要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領會程度和運用能力。凡規(guī)定開設的課程都須進行考試,必須按原教育部(84)教政字016號文件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不得隨意更改和降低考試的要求。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成績應是學生能否升級或畢業(yè)的重要依據之一,但考試方法應進行改革。
四、切實加強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改革教學工作的根本保證。目前,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教師存在來源不通、數(shù)量嚴重缺乏、隊伍不穩(wěn)定、后繼乏人、知識水平不適應等一系列問題,亟需動員各方面力量,采取切實措施予以解決。
多渠道解決政治教師的來源。中專、中師政治教師,主要依靠學校所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負責解決。請各地教育部門做出綜合規(guī)劃,確定從高等師范畢業(yè)生中分配給中專、中師的比例,提請計劃、人事部門從綜合大學畢業(yè)生中分配一些名額給中專、中師,這些畢業(yè)生應由主管教育部門負責分配,保證每年有一定數(shù)量的本科畢業(yè)生直接分配到中專、中師任政治教師。要鼓勵和支持一些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置培養(yǎng)中專、中師政治教師的師范班或專業(yè),并納入高校招生計劃。
采取多種形式培訓在職政治教師。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部門要根據在職中專、中師政治教師的實際情況,制訂委托高等院校進行本科和專科培訓的計劃。各高等院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培訓中專、中師政治教師。國家教委擬委托若干高等院校舉辦中專、中師政治教師培訓班和短期進修班,為各地培訓教學骨干。要充分利用廣播、函授、電視等教育方式培訓在職教師。鼓勵并支持教師通過自學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要通過經常細致的思想工作和制定必要的措施,穩(wěn)定中專、中師政治教師隊伍。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要關心政治教師的思想,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他們心情舒暢地從事自己的工作。今后任何部門和單位,都不要輕易調動政治教師改做其他工作。要鼓勵新分配到中專、中師任教的大學畢業(yè)生熱愛這一光榮的崗位。
要關心并解決政治教師的政治待遇和工作條件。學校領導應注意到政治課教學的特殊性,為了適應工作需要,凡是傳達到縣團級的文件和報告,都應向黨員政治教師傳達,并及時向非黨員教師傳達有關的精神。內部發(fā)行的書刊、材料,應根據教學工作的需要放寬限度。學校應從預算內撥出一定數(shù)量的經費,供政治理論課教研室購置教學必需的書籍、雜志、報紙、參考資料以及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逐步建立政治理論課資料室。
政治教師職務的評審與聘任或任命,主要應考察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思想的能力,同時也需要考察教師的科研成果。凡是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專著、論文、教材、學術資料及教學法的研究成果等,都可作為評審與聘任或任命教師職務的科研成果。評審與聘任或任命教師職務時,對1966年以前參加工作的政治教師的外語要求,可適當放寬。
中專、中師政治教師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者,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政治教師要自尊、自強,做學生的表率;要努力鉆研馬克思主義理論,擴大知識領域,不斷提高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吸引力、戰(zhàn)斗力,并以自己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堅強信念感染和教育學生。
五、重視和加強對教學改革的領導。目前中專、中師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領導比較薄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部門應根據《通知》精神,把這項工作認真負責地管起來,除每年對這項工作要有布置、有檢查外,還應在主管中專、中師的機構中落實專人負責政治理論課的日常工作。
學校黨政領導對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負有直接的領導責任,要真正把它當作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學校可指定一名校領導主管政治理論課教研室工作,并在各個方面積極為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建議中專、中師各業(yè)務主管部門積極與教育部門配合,共同做好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改革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國有資產法(主席令第五號)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協(xié)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xié)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yè)法
1999-08-30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企業(yè)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防止拆船污染環(huán)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發(fā)展改革委、農業(yè)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方式建設現(xiàn)代農業(yè)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關于加強中央企業(yè)負責人第二業(yè)績考核任期薪酬管理的意見
2007-12-26關于開展中央企業(yè)所屬賓館酒店類單位情況調查的通知
20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