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氣象災害防御辦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5 · 667人看過

  浙江省氣象災害防御辦法

  浙政令〔2012〕295號

  《浙江省氣象災害防御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第8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長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浙江省氣象災害防御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氣象災害的防御,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損失,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氣象災害,是指臺風、暴雨(雪)、寒潮、大風(龍卷風)、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和霾等所造成的災害。

  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以及本省管轄的海域(以下統稱轄區)內從事氣象災害防御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等因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的防御工作,適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條氣象災害防御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科學防御、統籌協調、有效救助的原則,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領導,將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和工作責任制,完善氣象災害預防和應急設施,建立健全政府財政支持的氣象災害風險保險體系。氣象災害預防和應急等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包括街道辦事處,下同)應當按照規定職責做好本轄區內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確定氣象工作協理員,協助開展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應急聯絡、信息傳遞、災害報告和災情調查等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本轄區內氣象災害防御工作。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應當鼓勵和支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應用,提高氣象災害防御的科學技術水平。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以及新聞媒體、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采取措施,宣傳、普及氣象災害防御和救助知識,增強公眾的氣象災害防御意識和避災、避險、自救和互救能力。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和救助的科普宣傳和咨詢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各類學校應當將氣象災害避災避險知識納入有關課程和課外教育內容。

  第二章預防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對本轄內氣象災害的種類、頻次、強度和造成的損失等情況進行普查,建立氣象災害數據庫,按照氣象災害的種類對氣象災害風險進行評估,并根據氣象災害分布情況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編制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劃定氣象災害風險區域。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依照《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的規定,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并根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本地氣象災害的特點,制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身特點編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氣象災害防御應急演練,保證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能夠及時啟動和有效實施。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海塘、堤防、水庫、避風港、防護林、避風錨地、應急物資儲備場所、避災安置場所等氣象災害防御公共設施建設和維護,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

  第十三條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以及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氣象災害防御要求做好防御準備工作。氣象災害防御準備包括必要的氣象監測設施和避災安置場所建設、預警信息的接收與傳播、應急預案的完善及演練、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的宣傳與培訓、責任人和工作責任的落實等。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對前款規定的有關單位的氣象災害防御準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四條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本地臺風、雷電、降雨、降雪、冰凍等氣象災害情況,組織開展對各種防御設施的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巡查和道路、電力、通信線路的維護,做好病險水庫和危舊房屋的除險加固等工作。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組織協調。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防災減災需要和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適時實施人工增雨、消雹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人工影響天氣的相關工作。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編制城鄉規劃和確定國家及省重點建設工程、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大型基礎設施工程、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工程以及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前,應當統籌考慮氣候可行性和氣象災害的風險性。

  有關部門對前款規定的建設項目依法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或者項目申請報告審核時,應當將氣候可行性論證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納入審查內容。

  第十七條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按照要求加強對太陽風暴、地球空間暴等空間天氣災害的科學研究,做好監測、預報和預警工作。

  第三章監測預警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防災減災需要,完善氣象監測網,在氣象災害敏感區、易發區以及海上氣象監測站點稀疏區設置或者增加相應的氣象監測設施。

  國土資源、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環境保護、電力、通信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防災減災需要設置氣象監測設施的,應當與現有氣象監測站點規劃布局相協調,實現資源共享;設置的氣象監測設施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第十九條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完善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系統,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的準確率和時效性。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平臺。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其他有關部門所屬的氣象臺站以及與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有關的單位,應當及時準確地向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平臺提供氣象監測信息,實現信息共享。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平臺的日常維護和管理。

  第二十一條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氣候變化監測系統,加強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的監測,對氣候變化情況進行評估,為應對氣候變化及防災減災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第二十二條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統一發布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并及時向防汛防臺抗旱、水利、海事、海洋與漁業、農業、林業、住房和城鄉建設、教育、交通運輸、民政、電力、通信等有關氣象災害防御、救助部門和單位通報。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本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標準,按照氣象災害種類確定災害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等。

  第二十三條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電信等媒體應當及時向社會播發(含增播、插播)或者刊登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提供的實時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有關單位在播發或者刊登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時,應當標明提供警報和預警信息的氣象臺站名稱及時間,不得刪改警報和預警信息內容。

  第二十四條對臺風、暴雨、寒潮、暴雪等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息和局地暴雨、雷雨大風、冰雹、龍卷風等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廣播、電視、互聯網、電信等媒體應當采用滾動字幕、加開視頻窗口以及中斷正常節目予以插播、語音提示等方式實時播發。

  電信運營企業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授權的電信主管部門等部門和機構的要求,實時向氣象災害預警區域內的手機用戶免費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第二十五條機場、港口(碼頭)、車站、旅游景點、公共廣場等人員密集區和公共場所建設的電子顯示屏等信息接收與傳播設施,應當加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與傳播功能,并保證信息接收與傳播的暢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與信息接收與傳播設施使用、管理單位的聯系。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重點加強農村偏遠地區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建設,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以及鳴鑼吹哨等方式,及時向受影響的單位和個人傳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第二十六條學校、醫院、社區、工礦企業、建設工程的承建單位等應當指定專人負責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與傳遞工作。村(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應當確定氣象信息員,負責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與傳遞。

  第四章應急處置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啟動標準,及時作出啟動相應應急預案的決定,向社會公布,并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并向當地駐軍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鄰地區人民政府通報。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災害性天氣的性質、強度、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將氣象災害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臨時確定為氣象災害危險區,并及時予以公告。

  確定為氣象災害危險區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相關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制作防災避險明白卡,向受到災害威脅的單位和個人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應當載明氣象災害的種類、可能受危害的類型、預警信號、人員撤離和轉移路線、避災安置場所、應急聯系方式等內容。

  第二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氣象災害發生情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必要時,應當及時動員和組織受到災害威脅的人員轉移、疏散,并開展自救互救。

  第三十條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啟動后,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所屬的氣象臺站,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監測和評估,啟用相應的氣象災害應急移動監測設施,開展現場氣象服務,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報告災害性天氣實況、變化趨勢和評估結果,為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組織防御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

  第三十一條民政、衛生、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通信、國土資源、農業、水利、海洋與漁業、公安、海事、鐵路、電力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做好相應的氣象災害應急工作。

  第三十二條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所采取的應急避險措施,做好應急避險。

  第三十三條氣象災害影響不再擴大或者趨于減輕時,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適時變更或者解除氣象災害預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氣象主管機構提供的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趨勢信息以及災情發展情況,按照有關規定適時調整氣象災害級別或者作出解除氣象災害應急措施的決定。

  第三十四條氣象災害結束后,災害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對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調查和評估,分析氣象災害的起因、影響以及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完善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應急預案,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氣象主管機構以及有關行政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權機關按照管理權限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按照規定編制和實施氣象災害風險區劃、防御規劃和應急預案的;

  (二)未按照規定建設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和預警信息接收與傳播設施,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未按照規定做好氣象災害防御準備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未按照規定做好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

  (五)未按照規定報告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

  (六)有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的。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未按照縣級人民政府的規定做好氣象災害防御準備工作的,由縣級氣象主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等媒體未按照要求播發或者刊登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有權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姚偉偉

姚偉偉

執業證號:

13205201911114081

江蘇吳派律師事務所

簡介:

工作一如既往的認真,細心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姚偉偉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修正)

1993-02-2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

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

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

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

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

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

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eeuss中文字幕|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5252色欧美在线男人的天堂| 欧美性xxxx极品|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贵妇的变态yin乱| 我的好妈妈6中字在线观看韩国| 另类国产女王视频区| а√天堂地址在线| 波多野结衣护士系列播放|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粉嫩虎白女P虎白女在线| 天堂网2018|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xxxxwwww中国|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国产**毛片一级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影院| 波多野结衣欲乱上班|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