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
吳忠市人民政府
吳忠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吳忠市土地管理行政首長問責辦法》的通知
吳政發〔2009〕83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市區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委會:
《吳忠市土地管理行政首長問責辦法》已經市人民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吳忠市土地管理行政首長問責辦法》
吳忠市土地管理行政首長問責辦法
為了嚴格執行國家土地調控政策,維護土地管理秩序,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監察部人力資源和
勞動保障部國土資源部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本辦法所稱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政首長問責,是指市人民政府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土地管理職責,致使土地管理秩序混亂、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大量發生或者破壞耕地的行為,依照本辦法予以追究責任。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市政府部門包括具有土地管理共同責任、建設項目用地管理共同責任、耕地保護共同責任的政府組成部門、工作部門、直屬機構及派出機構等。
第三條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的主要領導為本行政區域土地管理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秩序、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總責。市政府相關部門主要領導按照法定職責承擔相應的土地管理責任。
第四條 追究責任,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過錯與責任相適應,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 追究責任的方式為:
(一)誡勉談話;
(二)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三)通報批評;
(四)暫停職務;
(五)建議免職;
(六)責令辭職;
上述方式,可以單處或并處,其中,作出暫停職務、建議免職、責令辭職處理的,依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法定程序辦理。
第六條 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本辦法對行政首長進行問責:
(一)不履行耕地保護職責,致使本行政區域耕地保護目標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二)本行政區域土地管理秩序混亂,致使年度內本行政區域違法占用耕地面積占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達到15%以上或者雖然未達到15%,但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三)違反
土地法律法規,以紀要、通知等形式批準用地的,違反《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或城市基準地價標準低價出讓土地的;
(四)違反征地
拆遷規定,擅自降低農民
征地補償安置標準,不及時落實或拖欠農民征地補償安置費的;
(五)在土地審批及供應過程中不執行或者違反國家土地調控政策,對要求暫停土地審批仍不停止審批的或向禁止供地的項目提供建設用地的;
(六)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批準或占用土地的;
(七)應當問責的其他違反土地管理規定的情形。
第七條 市政府部門或本部門下屬單位、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本辦法對部門行政首長進行問責:
(一)未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以“以租代征”等方式擅自占用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
(二)對破壞耕地、非法批準征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行為不制止、不組織查處或隱瞞不報、壓案不查,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在履行本部門職責過程中,采取拆分建設項目、化整為零或其他弄虛作假等方式,騙取批準,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對未通過建設用地預審的建設項目,發改部門辦理項目審批、核準手續的;
(五)對未經批準用地的建設項目,規劃、建設、供水、供電、房管、工商、稅務等部門擅自辦理批準手續的;
(六)應當問責的其他違反土地管理規定的情形。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啟動問責程序,市長簽發《問責調查通知》,市監察局會同相關部門組成調查組進行問責調查:
(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附有相關證據材料的舉報、控告;
(二)新聞媒體曝光的用地行為;
(三)法院、檢察、公安、紀檢部門在案件辦理中發現土地違法違規的證據、事實及人民法院針對專門問題提出的司法建議;
(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問責建議;
(五)司法機關或
仲裁機構提出的問責建議;
(六)政府法制工作部門、政務督查部門、監察部門、國土資源部門、審計部門提出的問責建議;
(七)副市長、秘書長向市長提出的問責建議;
(八)其他可以啟動問責程序的情形。
第九條 調查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調查工作并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問責調查報告》。
第十條 市人民政府根據《問責調查報告》決定免于問責的,應書面告知被調查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或者市政府部門的行政首長;決定按本辦法第五條規定方式追究責任的,調查組應將調查結果和處理建議提交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
第十一條 根據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的追究責任方式,市人民政府制作《行政領導干部問責決定書》,送達到行政領導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并向社會公開。
第十二條 被問責的行政領導干部對問責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行政領導干部問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問責決定機關提出書面申訴。問責決定機關接到書面申訴后,應當在30日內做出申訴處理決定。申訴處理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訴人及其所在單位。但被問責的行政領導干部申訴期間,不停止問責決定的執行。
第十三條 調查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導致調查報告出現重大錯誤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和干部管理權限的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四條 縣(市、區)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門的行政首長有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規定情形之一且該行為同時涉嫌違紀的,移交市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黨紀政紀規定處理。如該行為同時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五條 依照本辦法對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或者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后,如問責情形是由分管副職、中層干部或者有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導致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參照本辦法對其問責。分管副職、中層干部或者有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同時涉嫌違紀違法的,依照有關黨紀政紀或者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十六條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可以依照本辦法,對本級政府部門的行政首長和轄區鄉(鎮)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違反土地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問責。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