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上海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
各區縣規土局、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各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各有關單位:
現將《上海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管理試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上海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管理試行辦法
第一條(制定依據)
為了規范本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的管理,根據《上海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暫行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含義)
本辦法所稱的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實施單位(以下簡稱實施單位),是指接受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委托,從事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具體工作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的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工作人員,是指持有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工作人員上崗證》(以下簡稱《上崗證》),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具體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管理部門)
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市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具體事務性工作由市征地事務機構承擔。
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的日常監督管理。
第四條(委托實施)
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可以委托依據《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規定組建的本區(縣)房屋征收事務所實施征地房屋補償。委托房屋征收事務所實施征地房屋補償的,應當經本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同意。
第五條(初始培訓)
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和房屋征收事務所內承擔征地房屋補償工作的人員應當參加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初始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明。
參加培訓的房屋征收事務所內的工作人員應當具有房屋征收工作人員上崗證。
第六條(上崗證的核發)
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核發《上崗證》:
(一)持有培訓合格證明;
(二)無刑事處罰的記錄,無與征地補償、房屋征收、房屋拆遷相關的行政處罰和嚴重違規違紀處理的記錄;
(三)屬于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工作人員,或者與房屋征收事務所簽訂了勞動合同的人員。
《上崗證》有效期為一年。
《上崗證》應當載明工作人員的姓名、工作單位、有效期限等。
第七條(上崗證的管理)
《上崗證》限于工作人員在其工作單位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時使用。未領取《上崗證》的人員,不得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工作人員開展征地房屋補償工作時,應當佩戴《上崗證》。
持有《上崗證》的人員變更從業單位繼續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的,由新單位申請變更《上崗證》;持有《上崗證》的人員不再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的,由所在單位申請注銷《上崗證》。
《上崗證》的領取、變更和注銷,由工作人員的單位經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向市征地事務機構辦理。
第八條(委托實施單位的條件)
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委托實施單位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的,應當委托具有20名以上領取《上崗證》人員的房屋征收事務所。
第九條(實施單位情況備案)
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接受本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委托的實施單位的情況向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實施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文件;
(三)領取《上崗證》人員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金繳納證明及《上崗證》復印件。
第十條(年度培訓和考核)
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和實施單位應當組織持有《上崗證》的工作人員接受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年度培訓、考核。
接受年度培訓且考核合格的,換發《上崗證》;未接受年度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不予換發《上崗證》。
第十一條(實施單位職責)
實施單位應當配備與征地房屋補償業務相適應的工作人員,開展征地房屋補償業務,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委托合同做好征地房屋補償工作;
(二)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舉辦的培訓考核;
(三)接受土地管理及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四)做好本單位上崗人員的管理;
(五)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建立征地房屋補償檔案。
實施單位應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被征地范圍內的安全、消防及治安等工作,確保被征地范圍內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
第十二條(工作人員職責)
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工作人員應當履行以下工作職責:
(一)解釋和宣傳征地房屋補償政策;
(二)查證征地范圍內房屋、人口等相關情況;
(三)開展協調工作,做好補償協商記錄;
(四)送達相關資料;
(五)做好信訪接待、處理等工作;
(六)其他相關事項。
第十三條(實施單位行為規范)
實施單位接受委托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應當按其付出的征收補償勞務收取勞務費。
實施單位不得將接受委托的征地房屋補償業務轉讓給其他單位。
實施單位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及個人的業務掛靠。
第十四條(實施單位違規行為的處理)
實施單位在開展征地房屋補償工作時,存在下列情形的,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可視情節,建議實施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對實施單位負責人及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一)有第十三條第二、三款中的禁止行為的;
(二)使用無上崗證的人員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具體工作的;
(三)不使用全市統一的征地房屋補償協議示范文本簽訂征地房屋補償協議或修改示范文本的主要條款,損害被補償人合法權益的;
(四)未在約定期限內將簽訂的征地房屋補償協議交與被補償人,或授意工作人員涂改簽訂的征地房屋補償協議的;
(五)在征地房屋補償工作中發生較大失誤、造成較大損失或較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
(六)超越委托合同權限實施的行為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十五條(工作人員違規行為的處理)
征地房屋補償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產生惡劣影響的,不得通過年度考核:
(一)接受被補償人的財物或吃請;
(二)私自涂改或違規簽訂征地房屋補償協議;
(三)本人或唆使他人對被補償人實施斷水、斷電、斷氣、阻斷通訊、阻斷通道等行為;
(四)唆使或者串通被補償人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不當利益;
(五)偽造、涂改、轉讓《上崗證》;
(六)本人或者唆使他人擅自拆除未簽訂補償協議的房屋及附屬設施;
(七)有打砸搶等其他違法違紀行為的。
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和實施單位應當將征地房屋補償工作人員的不良行為記錄在案,有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產生惡劣影響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監督管理)
市和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現場巡查、合同抽查、投訴舉報核查或專項檢查等方式,對實施單位及工作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對政策執行、人員管理、信訪處理等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
實施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并根據要求提供檢查所需的材料。
第十七條(過渡期內拆遷公司的參照適用)
在各區(縣)房屋征收事務所成立前,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將擬改制為房屋征收事務所的房屋拆遷單位確定為實施單位的備選單位。該單位內持有房屋拆遷《崗位水平證書》和房屋拆遷上崗證的人員可以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參加初始培訓。該單位具有20名以上領取《上崗證》人員的,區(縣)征地事務機構可以委托該單位從事征地房屋補償工作。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該實施單位的有關情況向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房屋征收事務所成立后,區(縣)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為工作人員變更《上崗證》,為實施單位重新備案。
第十八條(施行日期)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