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7日 農銀發[2000]1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
新疆兵團分行,各直屬分行:
現將《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卡透支呆賬準備、壞賬準備提取及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實施細則(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各行在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報告總行(資產風險監管部)
附: 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卡透支呆賬準備、壞賬準備提取
及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實施細則(試行)
?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范銀行卡業務經營風險,保證銀行卡業務正常穩健發展,加強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管理,準確核算損益,根據財政部《銀行卡透支呆賬準備、壞賬準備提取及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暫行規定》及《中國農業銀行呆賬
貸款管理及核銷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原則:嚴格核銷條件,提供確鑿證據,逐戶辦理審查、統一授權審批、實行賬銷案存。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中國農業銀行境內分支機構辦理的各種銀行卡業務。
?第二章 透支呆賬準備、壞賬準備的提取和管理
?第四條 透支呆賬準備是指銀行按銀行卡業務經營中所產生的透支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準備資金,用以彌補銀行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銀行卡透支呆賬損失。
透支壞賬準備是指銀行按銀行卡業務經營中所產生的透支應收利息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準備資金,用以彌補銀行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銀行卡透支壞賬損失。
?第五條 透支呆賬準備、壞賬準備由各行按照財政部規定的范圍和比例就地足額提取,具體規定如下:
(一)透支呆賬準備按當年末銀行卡透支余額的1%實行差額提取,從成本中列支。即:當年應提取的透支呆賬準備=當年末銀行卡透支余額×1%-上年末透支呆賬準備余額。
(二)透支壞賬準備按當年末銀行卡透支應收利息余額的3‰提取,從成本中列支。
?第六條 透支呆賬準備和壞賬準備以原幣計提,即人民幣透支和應收利息以人民幣計提透支呆賬準備和壞賬準備,外幣透支和應收利息以外幣計提透支呆賬準備和壞賬準備,人民幣和外幣準備分別核算和反映。
?第七條 透支呆賬準備和壞賬準備提取后納入貸款呆壞賬準備金統一管理。當年經批準核銷的透支呆賬、壞賬應及時沖銷呆壞賬準備金。各銀行卡報損行呆壞賬準備金不足核銷需求的,可由省(區、市)分行、直屬分行在轄內調劑。
? 第三章 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的認定標準
?第八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經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必要程序之后,仍無法收回的銀行卡透支本金作為呆賬;透支利息作為壞賬。
(一)持卡人和擔保人經依法宣告破產,財產經法定清償后,未能還清的透支本息。
(二)持卡人和擔保人死亡或經依法宣告失蹤、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后,未能還清的透支本息。
(三)經訴訟或仲裁并經
強制執行程序后,仍無法收回的透支本息。
(四)持卡人和擔保人因經營管理不善、資不抵債,經有關部門批準關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已關閉三年以上,以其財產清償后,仍未能還清的透支本息。
(五)5000元(含5000元)(含等值外幣,下同)以上,涉嫌
信用卡詐騙(不包括商戶詐騙),經公安機關正式
立案偵察一年以上,仍無法收回的透支本息。
(六)5000元以下,經追索一年以上,仍無法收回的透支本息。
?第九條 銀行卡其他損失是指:
(一)銀行卡因被偽造、冒用、騙領、商戶詐騙而發生的應由銀行承擔的凈損失。
偽造是指使用偽造卡(變造卡、作廢卡)發生的損失;
冒用是指因他人冒充持卡人使用發生的損失;
騙領是指用假資料領卡發生的損失;
商戶詐騙是指商戶與持卡人串通或以其他方式詐騙銀行發生的損失。
(二)銀行工作人員在業務操作中因失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扣除責任人員賠償部分后的損失。
?第十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銀行卡透支利息列入表外科目核算:
(一)持卡人經依法宣告破產之前已產生透支,在經依法宣告破產后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之日起,透支應計利息列入表外核算。
(二)持卡人死亡或經依法宣告失蹤或死亡之前已產生透支,在持卡人死亡或經依法宣告失蹤或死亡后進入遺產清償之日起,透支應計利息列入表外核算。
(三)對提請訴訟或仲裁之前已產生透支,在提請訴訟或仲裁之日起,透支應計利息列入表外核算。
(四)持卡人關閉前已產生透支,在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營業執照之日起,透支應計利息列入表外核算。
(五)銀行卡透支180天以上,透支應計利息列入表外核算。
? 第四章 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申報
?第十一條 銀行卡報損行對符合核銷條件并能夠提供確鑿證據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按照“隨時上報、隨時審批、隨時入賬”的核銷方式及時處理。
?第十二條 銀行卡報損行應以持卡人戶數為單位,組織申報核銷材料。每份申報核銷材料主要包括: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審批呈報表;報損行核銷申請報告;對造成透支呆壞賬損失和其他損失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等內容。
?第十三條 對申報核銷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要按照破產類、死亡失蹤類、訴訟仲裁類、關閉類、
涉嫌詐騙類、小額透支類、其他損失類等分門別類組織相應的證明材料。
?第十四條 破產類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法院破產證明及財產清償證明;
(二)持卡人辦理銀行卡申請表及審批資料;
(三)持卡人透支明細清單;
(四)法院裁定擔保人擔保效力的證明或法院出具的擔保人無力償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
?第十五條 死亡失蹤類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法院或公安部門出具的持卡人死亡或依法宣告失蹤、死亡的證明;
(二)財產的法定
繼承人用財產或遺產清償的證明;
(三)持卡人辦理銀行卡申請表及審批資料;
(四)持卡人透支明細清單;
(五)法院裁定擔保人擔保效力的證明或法院出具的擔保人無力償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
?第十六條 訴訟仲裁類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持卡人辦理銀行卡申請表及審批資料;
(二)持卡人透支明細清單;
(三)法院裁定擔保人擔保效力的證明或法院出具的擔保人無力償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
(四)訴訟
判決書或仲裁書,強制執行書證明及有關財產清償證明。
?第十七條 關閉類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有關管理部門批準持卡人關閉的文件;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持卡人營業執照的證明;
(三)持卡人辦理銀行卡申請表及審批資料;
(四)持卡人透支明細清單;
(五)法院裁定擔保人擔保效力的證明或法院出具的擔保人無力償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
?第十八條 涉嫌詐騙類(即符合本規定第八條第五款的)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持卡人辦理銀行卡申請表及審批資料;
(二)持卡人透支明細清單;
(三)法院裁定擔保人擔保效力的證明或法院出具的擔保人無力償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
(四)公檢法部門出具的涉嫌詐騙的法律證明材料及財產清償證明。
?第十九條 小額透支類(即符合本規定第八條第六款的)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持卡人辦理銀行卡申請表及審批資料;
(二)持卡人透支明細清單;
(三)一年來的追討報告,包括電話追討記錄、上門追討記錄、財產清償情況、擔保執行情況等,并經有關經辦人員和負責人員簽字。
?第二十條 其他損失類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一)對于因銀行卡被偽造、冒用、騙領、商戶詐騙而造成損失的,必須由公檢法部門出具法律證明材料;
(二)對于因銀行工作人員在業務操作中因失誤或其他原因造成損失的,必須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并提交處理情況報告。
(三)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第二十一條 核銷申報材料要按照統一的順序進行裝訂,每戶一份,一律打印,字跡清晰,不得涂改;力求做到核銷材料有序、整齊、規范。具體裝訂順序如下:
1.封面(附件1)。
2.材料目錄。
3.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審批呈報表一式五份(附件2),其中一份裝訂,一份作為會計入賬依據,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各留一份。
4.報損行核銷申請報告,包括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形成的原因,具體追收經過,采取的補救措施及結果,核銷的理由,發卡行有關經辦人、部門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情況等。
5.對造成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若確認無內部管理責任的,必須由一級分行出具有關責任認定書,認定該損失沒有內部管理責任,方可予以申報核銷。
6.各類損失必備的相關證明材料的復印件。
7.需補充的其他證明材料。
? 第五章 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審查與審批
?第二十二條 地市行負責對核銷申報的初審工作。
(一)初審行的資產風險監管部門(或崗位)應按本辦法規定重點審查申報內容是否合規、完整、準確;申報要件、單據、數據和資料是否真實、齊備;申報表填列內容、簽署意見及簽章是否齊全。對需進一步核實的問題及時調查,弄清事實。
(二)初審行稽核部門要對申報材料所列內容進行稽核審計。對每戶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應寫出專題審核報告。
(三)初審行的行長應召集各有關部門對核銷申報材料進行復議,對有異議和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的問題,要組織力量及時進行調查;對審議通過的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簽署意見。
?第二十三條 一級分行接到所轄行上報核銷材料后,由資產風險監管部門根據本規定認真審查,對符合核銷條件的,分兩種情況處理:
(一)核銷額度在總行規定審批權限以內的,由本行資產風險監管部門逐筆匯總、審查核銷材料,會簽同級行銀行卡、會計、稽核等有關部門后,報經本行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審批。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審議同意后,以正式發文確認,并在申報表上簽署意見,加蓋印章。同時抄列清單報總行資產風險監管部、銀行卡部備案(附件3)。
(二)核銷額度超過總行規定審批權限的,由本行資產風險監管部門逐筆審查核銷材料,會簽同級行銀行卡、會計、稽核等有關部門(每戶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的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要由稽核部門寫出專題審核報告),并經本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委員會審查同意后,報總行審批。總行審批同意后以正式發文確認,并在申報表上簽署意見,加蓋印章。
?第二十四條 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審批權限:
(一)損失每戶本金金額在5萬元以下的,由一級分行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負責審批。一級分行可根據轄內實際情況將一定額度的審批權轉授二級分行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審批(不得對縣級支行轉授權)。對于因銀行卡被偽造、冒用、騙領、商戶詐騙造成損失,而銀行卡報損行又無法提供法律證明材料的,無論金額大小,一律報總行審批。
(二)損失每戶本金金額在5萬元(含5萬元)~50萬元的,由總行資產風險監管部審批。
(三)損失每戶本金金額在50萬元(含50萬元)~100萬元的,由總行資產風險監管部審核,會簽銀行卡、會計、稽核等有關部門后,報分管行長審批。
(四)損失每戶本金金額在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的,由總行資產風險監管部審核,報分管行長同意后,上報總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委員會審批。
?第二十五條 對損失每戶本金金額在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的,必須報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審核并簽署意見。對損失每戶本金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報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備案。
? 第六章 責任人處理
?第二十六條 各行必須建立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責任制度。對造成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的相關責任人,包括發卡行有關經辦人、部門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追究,并視損失金額大小和性質輕重,比照《中國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違反信貸規章制度處罰辦法》和《中國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違反銀行卡規章制度的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進行處理;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對應核銷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由于發卡行有關經辦人、部門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原因而不申報核銷、長期掛賬的,按照前款規定的原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格處理或處罰。
對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弄虛作假核銷的,或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越權審批核銷的,按照前款規定的原則對批準核銷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格處理或處罰。
? 第七章 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的事后管理
?第二十七條 銀行卡報損行接到審批行的批復后,要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審批核銷的銀行卡透支呆壞賬損失分別沖減呆壞賬準備金;審批核銷的銀行卡其他損失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
?第二十八條 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的核銷工作是農行內部的賬務處理過程,是重要的商業機密,各行必須做好對外保密工作,有關情況不得對持卡人和擔保人披露。各報損行對審批核銷的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應按照所涉及持卡人的名稱、地址、核銷金額等內容,建立臺賬進行專戶登記管理。原發卡資料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保證核銷資料的完整性、安全性,真正做到“賬銷案存”。
?第二十九條 除法律法規規定
債權債務關系已全部終結的情況外,銀行保留對核銷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的追索權。債務追索要按照核銷時的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金額以及核銷后應計的利息逐筆落實清收責任人,繼續清理催收。對收回已核銷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和壞賬,分別增加呆賬準備和壞賬準備;追回的已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的銀行卡其他損失款項作為營業外收入。
?第三十條 為保證銀行卡透支呆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工作質量,切實提高銀行卡業務的資產質量,審批行應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已核銷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以及應核銷而未核銷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進行檢查,主要檢查財務處理、未處置的實物管理、繼續清收的責任落實及清收后的銷賬、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按規定進行處理或處罰。
?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總行審批時間為每年1月1日~12月10日,12月10日以后上報的材料當年不再審批。
?第三十二條 本細則由總行負責制定、解釋和修改。
?第三十三條 本細則發布前的各種規定、辦法、通知等,其內容與本細則相抵觸的,以本細則為準。
?第三十四條 本規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對于以前年度發生的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遵照本規定執行,分別在銀行提取的呆賬準備、壞賬準備和營業外支出中及時核銷,不得長期掛賬。
附件:1.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申報材料(封面樣式)(略)
2.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審批呈報表(略)
3.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卡透支5萬元以下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匯總表(略)
4.中國農業銀行銀行卡透支呆賬、壞賬和其他損失核銷匯總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