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無線電管理條例(草案)》將于本月下旬提交深圳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審議,這項法律立法過程中引入的立法辯論機制,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在7月4日的深圳市人大第56次常委會主任會議上,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經濟工委負責人建議,率先以《深圳經濟特區無線電管理條例(草案)》為試點,引入立法辯論機制,召集部分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專家、行業人士和公眾代表,就條例中的主要制度和內容進行公開辯論。
而同一天,深圳市人大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學習貫徹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出引入立法辯論機制、建立常委會委員考勤制度等多項舉措,其中立法辯論機制將建立法規公開征詢制度,引入公眾參與。
該《意見》提出,要建立法規公開征詢制度,法規制度在起草過程盡可能邀請人大代表、專業人士參加,盡可能擴大公眾參與,廣泛征求社會意見。要充分發揮立法專業代表小組的作用,加強對法規的調研和論證工作。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表示對深圳擬引進立法辯論機制深懷期待。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由于法律涉及到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所以如何通過立法形式平衡這些利益關系以更符合法律的公平、正義,這在立法過程中很是重要。
中國的立法由以前的部門立法轉為由人大作為立法機關,從法理上講是正本清源。但是人大立法亦存在一些問題,由于人大代表大多非專職,未能作為專業人士進行立法工作,于是就產生了各種專門的委員會。而專門委員會也不可能自己去起草法律,因為專門委員會也不一定是立法專門人才,而且編制有限,所以到最后往往要委托給相關部門先起草相關草案,最后經由人大討論審議通過。
賀衛方說,由于立法過程中缺少類似立法辯論這種利益群體之間的博弈,在法律付之實施之后,由于相關利益群體的意志在法律中未得到充分體現,結果往往是法律得不到落實。“新《勞動合同法》出臺后出現的種種反彈就是一個例子。”
賀衛方向記者介紹,在西方一些立法機構中,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士所占的比率比較高,其在法律訴訟中的實戰經驗使得他們長于揭示問題背后的利益問題,加之參與辯論的相關利益群體的代言人充分表態、博弈之后,再制定的法律,才有可能起到調解利益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保持友好關系以及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尼泊爾之間的通商和交通的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3-20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200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