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立法速度完全可以和GDP的增速媲美。經過多年努力,經濟法領域的三大法律框架體系初步建成。但是,對經濟法律框架體系的進一步修改及完善,依然任重道遠。
□本報記者 趙彤剛 謝聞麒
我國經濟立法速度完全可以和GDP的增速媲美。經過多年努力,經濟法領域的三大法律框架體系初步建成。但是,對經濟法律框架體系的進一步修改及完善,依然任重道遠。
金融法律日趨完善
五年來,我國經濟法制建設全面推進。其中,去年開始實施的《物權法》對涉及物權制度的共性問題作出了規定,它以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為立法宗旨。此外,《企業破產法》、《反壟斷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企業所得稅法》、《反洗錢法》、《勞動合同法》等相繼出臺。
在新法制訂陸續推進的同時,對已有法律的修改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過去五年間,《證券法》、《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相繼修改,完善了我國金融法律制度。此外,《個人所得稅法》三次修改,減輕了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納稅負擔,加強了對高收入者的稅收征管。
經濟法分為三大法律框架體系:一是調整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的法律,包括《公司法》、《銀行法》;二是調整和規范市場主體之間基本關系的法律,如《信托法》、《合同法》;三是調整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的法律,如《反傾銷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
“現在看來,經濟法中我們還缺少《反傾銷法》,其他法律大體都具備了,三大法律框架體系初步形成。”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五部新法待出爐
全國人大目前正抓緊研究制訂五年立法規劃,并將適時召開立法工作會議,對立法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今年全國人大初步安排審議20件法律草案,包括制定《國有資產法》、《社會保險法》、《食品安全法》、《循環經濟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法》等。
“國資法已經一審了,金融破產法根據破產法的原則,現在也正在積極籌備。”成思危透露說。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今年全國人大的初步安排中沒有提到金融方面的立法,但從代表的議案可以看到,人大1號議案就是修改《證券投資基金法》。
“這部法律現在應該修改。當初制訂《證券投資基金法》時,曾經想立一部投資基金法,而不是證券投資基金法。但是在立法過程中,大家有很多爭論。為了盡快讓這部法律出臺,最后取最大公約數,即在證券基金法方面大家形成共識。”她說。
《證券投資基金法》2004年實施,到現在已經4年了。“實踐證明,這部法律確實對證券基金發展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它已不太適應現實發展需要。”吳曉靈說,這主要表現在,私募基金發展越來越快,但在這一方面缺乏法律規劃。“盡管私募基金是法律豁免條款下生存的一種基金,但豁免條款表述的并不完整,散見于不同的法律中。”
投資基金本質是基于信托關系的金融產品,現在很多金融機構都在開發這種產品。但目前我國只有《證券投資基金法》涉及這一領域,其余均是以各部門監管法規來規范。“從這個意義上講,應該對私募基金加以規范。”吳曉靈認為,私募基金雖然不需要嚴格的監管,但也應該有一個管理的原則。
“在最近的金融立法方面,能夠提上修改議程的就是修改《證券投資基金法》。但是,在多大范圍內修改,是僅完善《證券投資基金法》,還是將其拓寬成投資基金法,目前還存在兩種不同意見。”吳曉靈透露,上一屆人大財經委還有兩部法律正在制定,一是融資租賃法,二是期貨法。
“中國發展很快,又處在傳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不可能像國外,法律立法后多年不需要修改。中國法律的特點是有漸進性,需要不斷修改。”成思危說。#p#分頁標題#e#
他表示,1999年實施的《證券法》,因為當時各方感到防范風險很重要,該法內容偏嚴格。其中規定股票投資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不準買空賣空。因此只有股市漲的時候大家賺錢,跌的時候就賠錢,這對股市的發展有不利影響。這也使一些金融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受到限制,比如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另外,當時也沒有經驗可循,因此不夠細致嚴密。因此,2005年對《證券法》進行了修訂。
十屆全國人大重要經濟立法:
2007年
《物權法》、《合伙企業法》、新《企業破產法》實施,《反壟斷法》、《企業所得稅法》、《節約能源法》獲審議通過,《能源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第三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國資法》進入一審,《循環經濟法》進入立法程序
2006年
新《公司法》、《證券法》、《可再生能源法》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反洗錢法》獲審議通過
2003年
修訂《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制定《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證券投資基金法》并獲審議通過。(王婷)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表示經濟法三大法律框架體系已初步形成。
《基金法》修訂迫在眉睫 舊法難以保護投資者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近年來基金業飛速發展,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沒有預料到的很多新情況都在發展中出現,《基金法》中的一些規定已不適應基金業發展和市場監管的需要。
比如,《基金法》第59條“關于基金財產的投資活動”的關聯交易限制條款規定,基金財產不向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出資或者買賣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發行的股票或者債券;基金不得買賣與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有控股關系的股東或者與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有其他重大利害關系的公司發行的證券或者承銷期內承銷的證券。
“以工行為例,目前1/3的開放式基金托管在工行,而這些基金與工行發行申購無緣。”有政協委員說。馬蔚華認為,這些條款限制了基金業的發展空間,也限制了已上市的托管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的公平競爭。不但對基金投資的公平造成影響,也阻礙了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因此有必要適度放寬基金投資關聯交易的規定,使基金可以參與關聯交易,也可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不受損害。實際上,去年以來,隨著一些大型銀行上市,基金業內外對這一修改的呼聲甚高。
不過,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指出,“現行《基金法》規定基金不能買托管人發行的股票,主要是出于避免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的考慮,這一條規定目前還沒有修改的必要。”
《循環經濟法》對企業不會有負面影響
兩會上,代表委員建議出臺《循環經濟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吳曉青向本報記者透露,對于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政府會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循環經濟法》出臺后將通過逐步擴大試點的方式鋪開,不會搞一刀切,要求全部企業一步到位。
循環經濟的概念在十幾年前由環保部門引入我國。作為親歷者之一,吳曉青表示,大家對于循環經濟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接受到接受,到今天《循環經濟法》即將出臺,表明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發展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
吳曉青認為,《循環經濟法》在制度上保障了我國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該法律的出臺對于企業不會有負面影響。他說,循環經濟著重于資源的綜合利用、有效利用、廢舊產品回收使用,循環經濟是一種很好的新經濟發展模式,使我們開發的產品更加符合經濟發展要求,也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減少污染排放,使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雖然企業圍繞開發循環經濟所需要的一些技術需要投入,但是它可以通過生產活動收回來,所以現在許多企業正在大力推動這項工作。#p#分頁標題#e#
盡快制訂投資者權益保護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紅宇提交的提案認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了制訂投資者權益保護法的條件,應盡快制訂并出臺這部法律。
她認為,建立投資者保護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防范金融風險、保護投資者的內在體制性要求,是境外發達證券市場比較普遍的做法。美國早在1970年就通過了《證券投資者保護法》。而我國目前除《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管理辦法》外,還沒有保護證券投資者的專門法規。《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管理辦法》產生于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期間,已經運行了兩三年時間。當初設計制定的背景已大為改變,實踐中也發現了新的問題,已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完善期貨市場稅收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大商所黨委書記、總經理劉興強提出兩項議案,建議對期貨市場部分相關稅收予以減免,并積極發展期貨機構投資者。
劉興強認為,目前期貨公司風險準備金、期貨公司計提的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期貨行業保障基金、交易所上繳的保障基金都需要計稅,相當于降低了風險準備金和保障金的計提比率,減弱了市場主體的抗風險能力和對投資者的保障能力。
劉興強建議,對期貨市場相關風險準備金、保障基金等進行全面的論證,應不作為企業的應納稅所得,或于稅前列支,或免去相關稅收;為體現對期貨市場發展的支持,建議調整或減免商品期貨交割增值稅,以鼓勵相關機構積極利用市場避險;減輕期貨居間人稅收負擔。
另外,他建議對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的相關稅收政策進行調整。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埃及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