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人民監督員制度是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的原則,在推進公眾參與監督司法的檢察改革中創新的一項民主監督制度,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上述要求。這項制度經過四年多的試點取得了成功的實踐經驗,奠定了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具有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人民監督員制度在試點中取得明顯成效,為加快這一制度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
檢察機關在反腐敗工作的總體格局中承擔著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的重要職能,在實踐中不斷取得顯著成效。為加強對查辦職務犯罪活動的監督,規范檢察機關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我國司法改革的目的和要求,緊密結合實際深入調研論證,決定以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訴訟環節為突破口,從有可能制約檢察權規范運行的辦案情形入手,在檢察改革中建立充分體現民主權利、保障公眾有序參與的人民監督員制度。經報黨中央批準并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03年8月部署實施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實踐證明,由來自社會各界的人民監督員客觀公正地進行監督,增強了檢察人員辦案的責任心,提升了檢察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辦案質量;強化了訴訟民主和人權保障;維護了國家法制的尊嚴。與此同時,隨著監督程序的逐步規范和健全,監督成效日益明顯,許多經驗得到進一步總結和推廣,已在實踐中為人民監督員制度的立法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
二、加快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體現了人民群眾要求通過立法參與監督司法的共同意志
四年多來,各級試點檢察院緊密結合實際聯合本級人大有關委員會、高校、科研機構等從法理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重點研究論證和理論攻關,不少專家、學者從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不同視角對這一制度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理論詮釋。這些研究成果認為,沒有人民參與的司法是不可能真正得到人民認可的,并且最終會走到人民的對立面,特別是當代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熱情日益高漲,人民監督員制度又直接作用于懲治腐敗和預防司法腐敗的熱點問題,這項制度的立法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緊迫性,應當使其盡快上升為具體的法律制度,充分發揮這項制度在完善民主監督體系、促進司法民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的必要性,還充分表現在能夠集中體現人民監督司法的意志。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在2004年以來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賈春旺檢察長都報告了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進展情況和深化試點的意見,2004年至2007年的全國“兩會”在審議、討論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這項制度給予極大關注和充分肯定。
據統計,2005年以來共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505人次提出立法議案16項、提案1項和建議5項,一致要求將人民監督員制度納入國家法律規范。與此同時,四川、云南、甘肅、湖南、安徽、黑龍江、重慶等省、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還通過了關于試行、推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決議或決定;山東棗莊市、湖北武漢市漢陽區等數十個市及區、縣的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關于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決議或決定。這些決議和決定都根據有關法律和制度的原則精神緊密結合實際,對人民監督員制度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進,使之更加規范和完善。如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結合實際重點從四個方面改進了現行規定:一是選任人民監督員統一由市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向社會公布;二是建立人民監督員庫隨機抽選監督個案的人民監督員并對監督事項下管一級;三是要求人民監督員獨立提出監督意見并明確規定不受單位和個人的干涉;四是規定人民監督員發現違法違紀的五種情形“應當提出監督意見”,并規定其所在單位應當支持人民監督員履行監督職責。實踐中類似的深入探索,為人民監督員制度的立法逐步積累寶貴的新鮮經驗。社會主義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上述期待人民監督員制度法制化的事實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p#分頁標題#e#
三、加快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符合黨的主張,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化的基本要求
促進人民監督員制度法制化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2004年黨中央在關于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指示中,提出要依法規范并不斷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2006年5月,中共中央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決定》更加明確地指出,要深入推進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適時加以推廣,促進人民監督員制度規范化、法制化。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強調:“加強司法民主建設,健全……人民監督員等制度。”因此,促進人民監督員制度法制化,就是貫徹黨的主張和落實黨中央指示的一項具體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民主熱情持續高漲,而人民監督員制度就是通過民主監督司法的途徑來擴大公民有序參與法治的制度創新,必須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深化,并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的不斷提高相適應。推進人民監督員制度的立法,就是把民主與法制緊密結合起來,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法制軌道上正確行使民主監督權利,更好地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四、加快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是樹立我國民主法治良好形象的需要
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的可行性突出地表現在具有充分的憲法和法律依據。我國憲法第2條、第27條、第41條規定的人民主權原則、人民的監督權利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接受人民監督的義務,刑事訴訟法第6條規定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的原則,以及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7條、檢察官法第8條等都從不同層面與角度規定:檢察機關和檢察官必須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人民監督員制度不僅完全符合法制原則和精神,而且將憲法和法律要求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監督落到了實處,使公民對檢察機關可以行使一種具有剛性監督程序的實質性的批評、建議權,這種順應世界法治文明潮流的創新符合中國的實際,具有憲法和法律的效力淵源。正因如此,經過四年多的試點這項制度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試點工作一直得到黨中央和全國人大及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等領導機關的關心、重視和支持,并為社會各界理解和贊同。在《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2005年首次發表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及《2006年中國的國防》三個白皮書中,都向國際社會宣示人民監督員制度是我國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和公民合法權益的一項改革創新的成果。因此,及時將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有利于昭示我國司法民主的進程,更好地樹立我國法治的良好國際形象。
五、加快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和推動人民檢察事業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旨在以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為目標,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化地增加社會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通過人民監督員了解社情民意,匯集公眾智慧為檢察決策提供翔實的依據和寶貴的參考意見,防止偏聽偏信造成決策失誤。通過人民監督員向公眾以案釋法,既能宣傳法制,又能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更能有效地拉近社會公正與法律公正的距離,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正如一位人民監督員所說:“當前社會不穩定因素較多,有了人民監督員對熱點案件的監督和宣傳,就會變離心力為向心力,有利于社會穩定。”這種“橋梁”和“紐帶”作用,能使檢察決策更好地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促進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為推進社會和諧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黨的十七大閉幕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到最高人民檢察院調研時強調:“對人民監督員制度,要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作用,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在檢察權的運行中注入新的社會監督和制約因素,充分體現了公民權利監督司法權力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有效地促進了人民檢察事業可持續地科學發展,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因此,應當通過修改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明確規定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同時進一步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或者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關于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決定》或《條例》。 #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
2008-06-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06號
2007-09-18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
200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