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條 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收回承包地的規定。
●立法背景
屬于用益物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賦予了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為維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國農村人多地少,大部分地區經濟還比較落后,二、三產業不夠發達,大多數農民一時難以實現非農就業,仍然從事農業生產。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較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土地仍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和最主要的生活保障。因此,必須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不得隨意收回承包地。
●條文解讀
本條的規定對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用益物權的特征。根據這一規定,除法律對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別規定外,在承包期內,無論承包人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只要作為承包人的家庭還存在,發包人都不得收回承包地。比如承包人家庭中的一人或者數人死亡的;子女升學、參軍或者在城市就業的;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承包人在農村從事各種非農產業的;承包人進城務工的等。只要作為承包人的農戶家庭沒有消亡,發包人都不得收回其承包地。但因承包人死亡,承包經營的家庭消亡的,為避免已有承包地的承包人的繼承人因繼承而獲得兩份承包地,允許發包人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隨著我國城鄉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城鎮化的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會不斷增加,對于承包人全家離開農村,遷入小城鎮或者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其承包地能否收回的問題,農村土地承包法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作了規定,以避免發包人隨意收回承包地。
對這一問題,應當考慮到農民遷入小城鎮后的社會保障問題。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健全和完善,許多小城鎮還沒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這種情況下,進入小城鎮落戶的農民一旦失去非農職業或者生活來源,那么他在農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仍將是其基本的生話保障。根據我國目前小城鎮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根據這一規定,承包人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人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人可以按照農業生產季節回來耕作;也允許承包人依法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進行流轉。當然,如果承包人自愿將承包地交回發包人,也是允許的。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有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設區的城市轉移。目前全家進城落戶的人數較少,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戶口的逐步放開會有所增加。承包人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他們已經不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不宜再享有在農村作為生產生活基本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相對于小城鎮而言,在設區的市,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承包人即使失去了穩定的職業或者收入來源, 一般也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如果允許承包人保留其承包地,就會使其既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又享有城市社會保障,有悖社會公平。此外,在設區的市,就業機會相對較多,承包人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非農就業,獲得生活保障,其在農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所具有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大大弱化。而在我國農村,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地區存在人地矛盾。為緩解農村人地矛盾,發展農村經濟.在這種情況下,承包人應當將其承包的土地交回發包人,使留在農村的農民有較多的土地耕種。因此,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根據這一規定,承包人全家遷人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主動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人,承包人不交回的,發包人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的耕地和草地,應當用于調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
需要說明的是,承包人應當交回的承包地僅指耕地和草地,并不包括林地,原因同本法第130條條文解讀所述。因此,對林地承包經營權不適用耕地和草地有關收回的規定,即使承包人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其承包的林地也不應當收回,而應當按照承包人的意愿,保留其林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林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相關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2013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和2014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2-0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06-29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1993-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46號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