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解讀:規定了一般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即只有行為人對侵權后果具有法定的過錯的時候才應承擔侵權責任,無過錯時只有在法定條件下才承擔適當的補償責任而沒有賠償的義務。這一原則《民法通則》以來我國立法對一般侵權所采取的規則原則是一致的,這里只不過是重申。
本條第二款規定了特殊侵權的情況下,采用過錯推定,這實際上并非實體法原理,而是程序法中的證據法則,即在損害事實發生后,基于某種客觀事實或條件而推定行為人具有過錯,從而減輕或者免除受害人對過錯的證明責任,并由被推定者負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規則。目前我國立法中采用過錯推定的,最為明確的就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建筑物等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另外我們注意到本條文采用了“行為人”的表述,這里我們通過本法的審議討論摘錄注意到的是,立法者的意圖為“行為人”既包括積極作為的行為人,也包括消極不作為的行為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018修訂)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3修訂)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