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釋義】本條是對銷售者銷售產品所作出的三項禁止性行為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銷售者的禁止性義務主要有三項:
一、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摻雜、摻假”是指銷售者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造假,致使產品中有關物質的成份或者含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欺騙行為。
二、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是指銷售者以牟取非法利潤為目的,用一種產品冒充另一種與其特征、特性不同的產品的欺騙行為;“以次充好”是指銷售者以低等級、低檔次的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的產品的欺騙行為,也包括用廢、舊、棄產品冒充新產品的行為。
三、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所謂合格產品,對于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產品來說,是指符合國家的強制性標準;對于沒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產品來說,是指符合產品或其包裝上明確標注所采用的標準。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這幾種違法行為,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的重要表現形式。其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牟取非法利潤,客觀上造成對消費者的欺騙,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消費者的財產損失,甚至會危及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這三種行為是法律所嚴格禁止的,違反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201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
2011-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主席令 第19號)
2009-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