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釋義】 本條是關于消防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制度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消防工作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1.關于“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非常關心、重視消防工作。江澤民總書記明確指出:“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火,責任重于泰山。”本法就是以江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指導思想,在總結以往消防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針對近年來消防工作和火災事故中暴露出來的重點問題和突出向題,確定了消防工作要繼續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重點加強火災的預防工作,進一步明確單位的防火安全責任,同時加大對違反消防管理行為處罰的力度。“預防為主”是指首先要做好防止火災發生的工作,即健全消防法制和規章制度,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強化火災預防措施,注意消除火災隱患,提高全社會的抗御火災的能力。“防消結合”是指在貫徹“預防為主”的同時要強化滅火措施,發展、培訓消防隊伍,提高救火能力。在消防工作中,既要注意滅火,又要注意防火,消和防要緊密結合,二者不可偏廢。為了切實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在本法中對火災預防的具體措施,如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的責任,公共消防設施的建設與管理,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廠、倉庫的設置、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審核,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消防監督機構的職責等等,都作了詳盡具體的規定;同時,對撲救火災的具體措施,如消防組織的建設、職責,消防隊伍的培訓,單位、個人發現火災時的義務,火災現場的指揮及指揮員的職責,對因參加撲救火災而受傷、致殘人員的醫療、撫恤等等,也都作了詳盡具體的規定。“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它貫穿在整個消防法中。
2.關于“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工作的基本路線。消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也應當堅持群眾路線。在消防工作中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消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就是要在消防工作中,既充分發揮專門消防機關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既在業務培訓和滅火作戰中由公安消防機關統一領導和指揮,又注意廣泛發動群眾,切實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在撲救火災中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堅持“專門機關和群眾相結合”的原則,既表現在火災的預防工作中,也表現在撲救火災的工作中。比如,對消防隊伍的發展與培訓,既要注意發展壯大兵役制的公安消防部隊和其他專職消防隊,加強對消防隊伍的管理教育和業務技術訓練;又要注意大力發展地方、民間消防力量,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的義務消防制度,建立城鄉群眾性的義務消防隊,增強群眾自防自救的能力。這里所說的“專門機關”主要是指公安機關的消防監督部門、公安消防隊和一些企事業單位的專職消防隊,如核電廠大型發電廠、民用機場、大型港口、儲備可燃的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基地等單位的專職消防隊。
3.關于“防火安全責任制”。多年來消防工作實踐證明,防火安全責任制是一項十分必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火災預防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落實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組織上的保障。因此,各級政府、各級組織在開展消防安全工作中都應當認真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防火安全責任制”是指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切實加強領導。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以及每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努力學習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不斷增強消防法制觀念,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切實落實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防火安全責任制,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防火安全職責。“防火安全責任制”是要求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在防火安全工作中,依照法律規定,各負其責的責任制度。根據本法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應當確定一名本單位負責人為防火安全負責人,具體負責本單位的防火工作,履行本法規定的消防安全職責。
本條所規定的消防工作的方針、原則和責任制,是密不可分的。在消防工作中,只有堅決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真正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才能真正做到消除隱患,預防火災的發生和提高救火能力,盡量減少火災所造成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號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民用建筑節能條例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
2007-09-14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7-08-05中央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暫行辦法
2007-05-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
2007-05-02預算決算暫行條例[失效]
1951-08-19麻醉藥品管理條例[失效]
1978-09-13國務院批轉供銷合作社、輕工部關于加強牛皮統一管理問題的報告的通知
197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