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條 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定期監督檢查。
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
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審核、驗收等監督檢查不得收取費用。
【釋義】本條是關于公安消防機構如何進行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規定。本條是新增加的規定。主要是根據近幾年來一些企業、廠礦、林區等部門時有火災發生,且日趨嚴重,究其原因,除消防法制不健全,城市建設中消防工作規劃不合理,甚至沒有規劃。消防基礎設施落后,技術裝備數量少,性能差等客觀原因外,有些地方對消防監督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抓得不利,沒有把消防監督擺上應有的位置,督促貫徹消防法規不堅決,整改隱患的措施沒有一抓到底,落實到實處,失控漏管現象嚴重,火災事故發生后查處不嚴,這也是火災事故屢屢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消防法,做好火災的預防工作,減少和不使火災發生,使消防監督機構能夠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本法增加了這一規定。為了避免實踐中公安消防機構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濫用權利、亂收費,同時也規定了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和不得收取費用。
本條共分三款。第一款是關于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的規定。
本款所說的“機關”是指一切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團體”是指社會團體和人民團體。“企業”是指一切國有、集體、私營或其他企業。這里所說的“監督檢查”指兩種檢查。一種是對一般防火單位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檢查,通常多數是采取依法抽查的辦法。另一種是對重點防火單位定期依法進行的檢查。這里的定期檢查是公安消防機關的法定職責。至于規定多長時間檢查一次,須由公安消防機構根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不同情況作出具體的規定。監督檢查的內容主要是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這里的消防法律主要是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與消防有關的其他法律。消防法規,即指國務院根據消防法所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實施細則》,也包括國務院制定的《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與消防有關的國務院行政法規和各地依法制定的有關消防的地方性法規。“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主要是指:是否按照有關消防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對火災進行了有效的預防以及因未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出現的火災隱患。如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是否依法確定了單位防火安全責任人,是否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是否組織制定滅火方案,消防設備、設施是否完備有效,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等。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在實施消防檢查時,可以事先通知被檢查單位,必要時可要求其上級主管部門派人參加。公安消防監督員在監督檢查時,對發現有火災隱患,檢查出不安全因素的,應當作出詳細記錄,由被檢查單位防火負責人和公安消防監督員簽字,一式兩份,分別存檔備查。對于發現有重大火災隱患的,應當填寫《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由當地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審核簽發,也可視情況抄送被檢查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檢察院、保險公司和安全委員會。責令停產停業整改的,應當填寫《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由當地公安機關負責人審核簽發,也可視情況抄送被檢查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檢察院、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安全生產委員會。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發出的《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和《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的執行情況,應當進行監督檢查,并于整改期限屆滿時進行復查驗收。復查驗收后,填發《復查驗收意見書》,并抄送有關部門。對被檢查單位在整改火險隱患中,提出變通防范措施,或者要求延期整改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決定。公安消防機構對轄區內的重大火災隱患應當建立檔案。
本款所說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主要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后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的重要廠礦、基建工地、交通樞紐;糧棉百貨物資集中的倉庫;首腦機關;重要的科研單位、歷史文物建筑和圖書館、檔案館、陳列館;易燃建筑密集區;經常聚集大量人員的重要場所等。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的規定。消防監督檢查的具體工作是由各級公安消防監督員來負責。法律規定消防監督員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必須出示證件的規定,是對如何行使其監督檢查權在程序上的限制。本款所說的“證件”從目前來看,主要是指各級公安消防監督員所配帶的消防監督證以及與消防監督工作有關的證件如警官證等,經公安機關認可的由省、自治區所轄的市以上公安機關頒發的證件。各級公安消防監督員是各級公安消防機構根據需要專門配備的具有專業知識并由省、自治區所轄的市級以上的公安機關任命的。公安消防監督員從其職務上可以分為建筑工程消防審核員、防火監督檢查員、火災原因調查員等。只要是從事公安消防監督工作,必須具備相應的崗位資格。公安消防監督員的主要職責是:對分管地區的單位,督促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消防組織;進行消防宣傳,督促消除火災隱患,及時制止有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危險的行為;指導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開展防火檢查,制定重點部位的滅火方案,并定期演練;參加火災事故的調查、勘查和鑒定,提出處理意見等。根據本款規定,公安消防監督員在依法執行消防監督檢查時,只有按照規定出示了相應的證件,才能行使其消防監督檢查權。否則就是違法的。
本條第三款是關于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審核、驗收等監督檢查時,不得收取費用的規定。關于不收取費用實踐中已經是這樣做的,例如公安部1996年10月16日發布的《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中規定,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和人員必須無償履行消防監督職責,嚴禁向企業收取各種名目的咨詢費、管理費等;嚴禁向企業強行攤派各種費用或者無償占有企業的錢物。同時,公安部消防局還在1995年第35號令即《消防監督部門廉政建設規定》中規定,各級消防監督部門和消防監督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和法律,秉公執法,廉潔自律,不準向消防工程設計、施工單位和消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收取各種名目的咨詢費、管理費,不準向這些企業強行攤派各種費用或者無償占用企業的錢物等。這次法律又將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檢查時,不得收取費用作了明確的規定。這既有利于防止司法行政的腐敗現象,也有利于避免實踐中亂收費用。本款所說的“消防審核”和“消防驗收”,是指公安消防機構對建筑工程進行的消防監督審核和消防驗收,即對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工程和建筑內部裝修和用途變更的建筑工程項目,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所實施的消防設計審核、施工安裝監督檢查和消防驗收。這種檢查一般采取普遍審查、重點審查和專項抽查相結合的原則。消防監督審核和消防驗收的程序是,建設單位將設計單位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對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內部裝修以及用途變更工程項目的消防設計圖紙和資料送公安消防機構審核,并填寫相應的《建筑消防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自動消防設施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或者《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等,經審核批準后,方可開工興建。消防設計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間距、消防車道、消防水源等;2.建筑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和耐火等級;3.建筑防火防煙分區和建筑構造;4.安全疏散和消防電梯;5.消防給水和自動滅火系統;6.防煙、排煙和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設計;7.消防電源及其配電;8.火災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疏散指示標志;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消防控制室;10.建筑內部裝修的防火設計;11.建筑滅火器配置;12.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防爆設計;13.國家工程建設標準中有關消防設計的其他內容。實踐中一般將甲、乙、丙類火災危險性的廠房、庫房(含堆場)、儲罐區,潔凈廠房,高層工業建筑;高層民用建筑;發電廠(站),廣播、電視中心,郵政、通訊樞紐等重要工程;賓館、商(市)場、體育館、影劇院、禮堂、歌舞廳、醫院、鐵路旅客站、汽車客運站、碼頭、機場候機樓等公共建筑;地下工程;科研基地、學校、幼兒園、圖書館、檔案館、展覽館、博物館等;其他重要工程項目列為消防設計審核的重點。對于經審核批準開工的單位,在建筑竣工時,建設單位應當向公安消防機構提出工程消防驗收申請,送達建筑消防設施技術測試報告,填寫《建筑工程消防驗收申報表》,由公安消防機構組織驗收。對經驗收合格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建設單位填發《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驗收意見書》。對消防驗收不合格的,施工單位不得交工,建筑物的所有者不得接收使用。本款所說的監督檢查不僅指消防審核和消防驗收,也包括對火災的預防工作和消防組織的建立等監督檢查。
根據本款規定,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審核、驗收的監督檢查不得收取費用,即公安消防機構所進行的消防監督檢查,是無償地履行其職責,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主席令第三號)
2013-04-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