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國發〔1996〕29號)和財政部8號令頒發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中關于事業單位各項財務收支全部納入單位預算,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的要求,現就事業單位預算編報和核批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事業單位預算編制
1.事業單位應按照財政部門規定的編制要求、程序、預算報表格式(見附件1)編制年度預算(包括預算說明),并按規定的報送時間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報同級財政部門(一級預算單位直接報送財政部門)。
2.事業單位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收入預算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含可用預算外資金收入,即指財政專戶核撥收入、經核準單位留用的預算外資金收入的合計數,下同)、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項內容;支出預算包括事業支出(含預算外資金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和上繳上級支出等項內容。
3.事業單位預算應按照“穩妥可靠、量入為出、自求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事業單位不得編制赤字預算。各項支出必須有可靠的資金來源,上年收支結余轉入的事業基金有余額的,可在余額范圍內安排用于彌補本年度預算支出超出預算收入的差額。事業單位收入預算大于支出預算的余額部分,可作為待定支出項目資金處理,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中需要動用待定支出項目資金的,要另行向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報批。
4.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時,應按規定將應列入預算的各項收入全部列入預算,不得遺漏(沒有數額的收入項目可以空置);并按照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原則安排各項支出。
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只能用于安排事業支出,事業收入(含可用預算外資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也應用于安排事業支出,另有規定的除外。專項資金安排的支出項目,應作詳細說明。
事業單位需用非財政補助收入(包括可用預算外資金收入)安排自籌基建,應按程序立項報批。安排自籌基建支出,首先應落實資金來源,應在保證事業正常工作支出需要、保持正常預算收支平衡的基礎上統籌安排。經財政部門核定的自籌基建資金納入基本建設財務管理。
經營收入和經營支出預算應按照配比的原則進行編列。
二、事業單位預算的核批
1.財政部門在收到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的事業單位預算后,應進行審核,對符合預算編制要求的,應在規定的期限內予以批復(預算批復基本格式見附件2)。財政部門核批事業單位預算一般只核批到部門,具備條件的,可以直接核批到事業單位。
2.財政部門在批復事業單位預算時,應按照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統一核定事業單位各項收入和支出預算。
對收入預算應明確核定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包括可用預算外資金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等各項收入指標。
對支出預算,要統籌兼顧、確保重點,在分類核定事業支出、經營支出、自籌基本建設等支出數額基礎上,對事業支出還可根據管理需要,核定工資、社會保障費(包括離退休費用)、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和業務費等“目級”重點支出項目數額。
對非財政補助收入大于支出較多,實行收入上繳辦法的事業單位,應核定其上繳上級支出數額。
3.財政部門在核定事業單位預算時,財政補助定額或標準應根據事業特點、事業發展計劃、事業單位收支狀況以及國家財政政策和財力可能確定。既可以對事業單位確定一個總的補助數額,也可以對事業單位某些具體支出項目(如工資、設備購置費和修繕費等)核定補助數額。
可用預算外資金收入,應根據收支統管的要求,與財政補助收入一并核定,統一下達。其數額應按從財政專戶核撥給事業單位的預算外資金收入和經財政部門核準由單位留用的預算外資金收入數額確定。
財政補助收入應按規定用于工資等人員支出以及必不可少的業務和設備購置開支,可用預算外資金收入也應按規定用于彌補工資等人員支出以及必不可少的業務和設備購置開支。必須專門指定支出用途的,財政部門在核批事業單位收支預算時,應予以明確。
財政部門在核批事業單位預算時,對單位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要予以批復。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有關數額要與單位預算中的預算外資金收支相關數額相銜接。對預算外資金支出計劃中的重要項目數額,要予以具體核定。
三、預算執行
事業單位預算經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核批以后,即成為預算執行的依據。事業單位應加強預算執行的管理工作。
1.事業單位要加強收入管理工作。取得的各項收入要及時入帳,不得坐支。按規定應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要及時足額上繳國庫;應上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要及時足額繳入財政專戶,不能直接作為事業收入。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事業單位應繳未繳財政預算和財政專戶的資金要督促催繳財政預算和財政專戶。
2.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中要加強各項支出的管理。各項支出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規章規定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不得隨意改變資金用途和支出規模。財政補助收入和預算外資金收入有專門指定用途的,應按規定的支出項目開支。
四、預算調整
經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正式批復的事業單位預算,事業單位不得隨意進行調整。在執行過程中,確因出現特殊情況,需要調整預算時,應按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理:
1.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國家對財政補助收入和財政專戶核撥的預算外資金收入一般不予調整。但因上級下達的計劃有較大調整,或者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增加或者減少支出,對預算執行影響較大時,事業單位可以報請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調整預算。
2.事業單位的其他各項收入部分預算需要調整時,可根據收支平衡的原則自行調整收支預算,但必須報送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3.收入預算調整后,要相應調增或者調減支出預算。
五、預算報表組成
事業單位預算報表包括:表1:收支預算總表;表2:事業收入預算明細表;表3:事業支出預算明細表;表4:基本數字及補充資料表;表5: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收入項目明細表;表6: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表。
六、預算報表報送時間
各部門、各單位應按財政部門下達的財政補助收入控制數,結合單位其他各項收支正式編制預算,并按規定的時間將單位預算報同級財政部門。其中:中央級事業單位預算應在3月底前報財政部主管財務司,中央級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表(表5、表6)在報財政部主管財務司的同時,抄報財政部綜合與改革司。單位概算可參照預算報表格式在上個預算年度9月30日前報送財政部主管財務司。地方事業單位的預算報表格式和報送時間,由地方財政部門參照該預算報表格式規定。
本通知從1998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關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若干規定的通知》(財文字〔1997〕6號)同時停止執行。
附件:一、事業單位預算報表格式及編報說明(略)
二、事業單位預算批復基本格式(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