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鐵路局:
為貫徹落實《關于印發<鐵路國有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暫行辦法>的通知》(鐵財〔1998〕18號)規定,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鐵道部所屬企業1998年工效掛鉤方案的復函》(勞社部函〔1998〕172號)的規定,部制訂了《鐵路運輸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實施辦法》,現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鐵路運輸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促進鐵路運輸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的全面實施,實現扭虧增盈目標,加強勞動工資宏觀調控,進一步完善貼緊效益的工資運行機制,根據國家主管部門對鐵路企業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以下簡稱工效掛鉤)辦法的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
本辦法主要內容為,全面掛鉤,總掛總提;基數脫鉤,增量提成;盈虧獎罰,三率否定;強化管理,分檔調控。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實行資產經營責任制的鐵路運輸企業(包括運輸企業中按工附業核算的單位和多種經營企業)。
第三條 掛鉤指標為企業的經營收入。經營收入包括運輸營業收入(1999年為運輸收入,下同)、工附業銷售收入、多種經營企業銷售收入。
第四條 工資總額與經營收入掛鉤,實行基數脫鉤、增量提成辦法,即工資總額基數不隨掛鉤指標完成情況浮動,新增效益工資分別按各單位實際完成直通運輸營業收入、多種經營銷售收入、其它經營收入(包括管內運輸營業收入和工附業銷售收入)比基數增減額和全路統一的效益工資含量計算。
第五條 工效掛鉤基數的核定
(一)掛鉤指標基數,根據1998年實際完成數和按政策規定應調整數予以核定。
(二)工資總額基數,根據1998年按掛鉤指標結算的工資總額和政策規定應調整數予以核定。
第六條 工效掛鉤基數的調整
(一)列入部定大中型項目的新建鐵路,運營臨管期間,在部核定定員范圍內,新線人員所需工資在掛鉤工資外單列。臨管結束交付運營,按部核定人均工資和定員計算的工資總額核增工資總額基數,并按部核定的營業收入和實際情況,相應核增掛鉤指標基數。
(二)在部下達的職工總量控制數內,按國家政策規定接收的復轉軍人,當年所需工資按實際發生數在掛鉤工資外單列,下年度按接收人數和核定的人均工資核增工資總額基數。
(三)路局間管界調整,由相關局按調整后經營收入和人員工資的變化情況作相應調整。
(四)對艱苦、邊遠地區,以及個別因政治、國防、國土開發需要設立的項目,必要時部給予政策支持。
(五)1999年工效掛鉤基數的調整,暫按鐵道部《關于發布<鐵路運輸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實施辦法>的通知》(鐵勞〔1998〕11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 工效掛鉤的考核
(一)未完成部下達盈虧計劃的單位,按增虧額的50%、減盈額的45%扣減當年工效掛鉤工資。超額完成盈虧計劃的單位,在完成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投資收益上交率、經營性資產收益率的前提下,按減虧額的25%、增盈額的30%增加工效掛鉤工資。
(二)未完成部下達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投資收益上交率、經營性資產收益率計劃的單位,分別扣減當年新增效益工資的三分之一。
(三)發生行車責任重大、大事故的單位,按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金額的10%扣減當年工效掛鉤工資。發生職
工傷亡事故的單位,按鐵勞〔1997〕114號文件規定罰款數額的100%,扣減當年工效掛鉤工資。
第八條 工資總額的結算
當年工效掛鉤結算工資總額=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新增效益工資+盈虧計劃獎罰工資+其它工資。
其中:
(一)新增效益工資=直通運輸營業收入比基數增減額×直通運輸營業收入效益工資含量+多種經營銷售收入比基數增減額×多種經營銷售收入效益工資含量+其它經營收入比基數增減額×其它經營收入效益工資含量
直通運輸營業收入效益工資含量為18%,多種經營銷售收入效益工資含量為16%,其它經營收入效益工資含量為14%。
當年新增效益工資增長10%(含10%)以內部分按100%提取,增長10%-15%(含15%)部分按80%提取。增長15%以上部分按60%提取。
盈虧計劃 K
(二) =增(減)盈減(增)虧額×---
獎罰工資 1+K
K為考核工資獎罰比例。
(三)其它工資包括:
1.按考核指標(不含盈虧計劃)計算的考核工資;
2.新線運營臨管期間人員所需工資;
3.接收復轉軍人當年所需工資;
4.鐵道部下發的一次性獎;
5.部定獎勵辦法規定的各項獎金;
6.按部(92)鐵勞字521號文件規定應提取的各種提成獎。
第九條 國家實行重大經濟改革或遇有特大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對運輸生產有較大影響,從而使掛鉤工資有較大下降時,經國家批準后另行解決。
第十條 在年度結算前,各單位應根據掛鉤指標完成情況,按月預提工資,發放留有余地,做到工資貼緊效益、先算帳后花錢。年終結算時,各單位要按工效掛鉤辦法和部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結算工資,除部獎勵政策規定的工資支出由部負擔外,其它結算工資原則上按支出范圍分別列入各有關成本。
第十一條 各單位應建立工資基金儲備制度,每年應從當年新增效益工資中提取不少于10%的工資儲備基金,用于以豐補歉。各單位動用1998年底以前結余的基金,應以局文報部審批;運用1999年及以后的,應報部備案。
第十二條 部定新建、擴建和改建大中型項目培訓人員不屬工效掛鉤范圍,其工資按部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各單位應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報部備案。
第十四條 實行工效掛鉤后,各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和部有關工資宏觀調控政策,加強工資基金管理,搞活企業內部分配,工資發放要與本單位的效益、效率相適應。
第十五條 各單位應在上報財務決算的同時,填制《鐵路運輸企業工效掛鉤工資結算表》,上報鐵道部。部批復各單位工效掛鉤工資結算后,對部負擔的獎勵項目予以撥款。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1999年度起執行。凡原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符之處,以本辦法為準。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部勞動和衛生司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