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屬各單位:
為適應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需求,院決定從2000年起對高級訪問學者制度進行修訂,并根據修訂后的《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就高級訪問學者管理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工作的需要,認真做好政策的宣傳工作,努力加強流動人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高級訪問學者制度,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優秀人才來我院開展短期工作,實現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各項目標。
二、對于1999年度已經批準的高級訪問學者,仍按原來的資助強度予以支持。
三、2000年度高級訪問學者的申請工作在2000年3月底之前完成。
四、對于來自德國洪堡基金會、馬普學會、德意志研究聯合會、俄羅斯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院也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強度予以支持。對根據《中德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中俄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支持的高級訪問學者,由接收高級訪問學者的單位補足經費差額。
附件:1.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條例
2.中德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3.中俄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4.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情況鑒定表
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保證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中國科學院決定從2000年起調整高級訪問學者制度,進一步促進科技合作與交流,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
第二條 中國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應來自于中國科學院院外各系統,包括海外學者和外籍科技專家。來訪學者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
1.擁有博士學位,從事科研工作5年以上;
2.國內科技專家具有副研究員、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國外科技專家具有助理教授及其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第三條 中國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年,確因需要,可申請延長,經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批準后最多不超過2年。
第四條 凡愿來中國科學院做訪問研究的,在征得所在單位同意后向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基地或研究所申請,基地(研究所)根據本單位科技工作的需要,在保證有課題、有經費的前提下,由單位專門的學術委員會對申請者進行評審,對初審合格者,根據其科研工作經歷提出建議資助強度,報經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審批。
第五條 中國科學院為高級訪問學者提供生活補貼,每人每年分別為3.6萬~7.2萬元人民幣不等,因科研經歷不同而有所差別。
異地高級訪問學者的住房由接收單位安排解決,若訪問學者自行解決住宿,中國科學院給每位訪問學者每年的住房補貼為0.6萬~2.4萬元人民幣不等,因所在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以上經費按月由接收單位支付給高級訪問學者。
來自國外的訪問學者,中國科學院將為其提供0.5萬元人民幣的國際差旅補貼,訪問結束后由接收單位一次性支付。
第六條 中國科學院院部每年10月底之前受理下年度高級訪問學者的申請工作,申請者填寫《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申請表》。每年列入院部支持計劃的高級訪問學者控制在150人之內,重點保證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基地(研究所)、國家(院)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大科學工程對訪問學者的需求。院部將在每年12月之前下達下年度高級訪問學者的支持計劃,并確定補貼經費(原則上由院部與接收單位各承擔50%)。未能列入院支持計劃的高級訪問學者,各單位也可根據需要自行接收,補貼經費由接收單位自行承擔。
第七條 中國科學院院部每年10月底之前受理本年度高級訪問學者補貼經費的申請工作,各單位將每位已到訪學者的《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情況鑒定表》以及《×××研究所接收高級訪問學者一覽表》一并報院人事教育局。對于支持計劃內的高級訪問學者,院部將根據年度計劃確定的強度予以支持,對于支持計劃外的高級訪問學者,院部將根據其高訪期間的工作業績以及年度經費情況,適當予以補貼,并在每年的12月初下撥院應承擔的補貼經費。
第八條 接收單位要與高級訪問學者簽訂合同書,明確訪問期間的研究方向、預期目標以及雙方的責、權、利關系,同時加強對高級訪問學者訪問期間的管理和期滿的考核工作,各接收單位要根據其訪問期間的工作情況確定補貼額度。
第九條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其人事、工資、行政關系均在原單位,訪問期滿后原則上回原單位工作,也可通過雙向選擇決定去留;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論文、專著、獲獎、專利等)均和訪問學者的派出單位共享。
第十條 中國科學院給每位高級訪問者發放“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證書”,并對在訪問期間做出突出成績的學者將授予中國科學院優秀高級訪問學者稱號,并優先考慮其繼續來中國科學院做訪問研究。
第十一條 本條例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實施并負責解釋。
中德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第一條 為進一步促進中德兩國科技合作與交流,中國科學院將與德國洪堡基金會、馬普學會、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合作,設立專項中德高級訪問學者交流計劃,每年在德國招聘20名高級訪問學者。根據科研工作的需要,邀請在德國的優秀中國學者和德國學者來中國科學院所屬所進行訪問研究,促進科技合作和交流。
第二條 高級訪問學者應具有博士學位并從事過5年以上科研工作經歷,在有關學科領域做出一定的成績,年齡不超過40歲。對于著名學者和列入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埃米-努特計劃”的學者來中國科學院訪問研究,將給予優先考慮。
第三條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年,確因需要,可申請延長,經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委員會批準后最多不超過2年。
第四條 在德國的中國優秀學者來中國科學院訪問研究期滿后可通過雙向選擇決定去留。
第五條 凡愿來中國科學院做訪問研究的,在征得本單位同意后向中國科學院所屬的研究所提出申請,研究所根據所內科技工作的需要,在保證有課題、有經費的前提下,組織專家小組或采取通信評審的辦法對申請者進行評審,對初審合格者報經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委會審批。
第六條 中國科學院將優先保證知識創新基地、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重大科學工程、國家或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項目、科學中心和工程中心等對訪問學者的需求。
第七條 中國科學院為高級訪問學者提供生活補貼,每人每年15萬元人民幣(包括住房補貼和國際國內往返交通費以及家屬補助費)。
第八條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論文、專著、獲獎、專利等)均和訪問學者的派出單位共享。
第九條 中國科學院對在訪問期間做出突出成績的學者將授予中國科學院優秀高級訪問學者稱號并對其今后來中國科學院繼續做訪問研究優先考慮,提供方便。
第十條 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委員會由主管院領導牽頭,各業務局、計財局、人事教育局等部門的主要領導以及部分專家組成,高級訪問學者的管理歸口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本條例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負責實施和解釋。
中俄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中國科學院在1998年設立了高級訪問學者制度,向自愿來中國科學院的專家提供參與課題研究的機會,具有博士、副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的俄羅斯科學院科學家均可來華工作。來華工作期間一般為6-12個月。確因需要也可延長,最多不超過2年。
被邀請的科學家將與中國學者一道從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國家或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項目以及其他項目的研究工作。
凡希望來中國科學院進行合作研究的俄羅斯專家學者,在征得本部門同意以后向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提出申請,研究所根據需要,在保證有課題、有經費的前提下,組織專家對申請者進行評審,對初審合格者報中國科學院高級科學家管委會審批。
中國科學院為來華的高級訪問者提供食宿、國際國內交通費和家屬生活補貼,總金額分別為每人每年8、10、15萬元人民幣。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論文、專著、獲獎、專利等)均和其派出單位共享。
附 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情況鑒定表(略)
2000年2月14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